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阅读下面一首小诗,回答①—②两个小题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一水:亦作“二水”。
①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的感慨?
②“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中用了何种修辞方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3题。
夜筝
白居易
紫袖红弦明月中,
自弹自感暗低容。
弦凝指咽声停处,
别有深情一万重。
1.第一句,诗人运用了的修辞方法,描写了的美好形象。
2.后两句提供了让读者想象的余地,请加以说明。
3.诗歌的后两句化用了《琵琶行》的诗句:,。,。
读下面唐诗,完成1-3题
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首联气势雄伟,记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意象,这些意象构成的画面说明了什么?
2.古人分别都要抒写“黯然消魂”的情感,而本诗哪几句摆脱了这样的俗套?这些语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分别之情?
本诗文情跌宕,试从修辞格的运用和感情两方面作一下分析。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2题。
病牛
李 纲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精疲谁复伤。
但使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禾熟
孔平仲
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
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斜阳。
注:李纲,南北宋之交的一位坚决主张抗金的政治家。由于投降派的排挤被罢相。这首诗是他被罢相之后贬到武昌时写的。孔平仲是一位颇具才气的诗人,此诗写于其正当得志之时。
1.这两首诗中都描绘了“牛”的形象,其形象是否相同?请结合两诗简要赏析。
2.古人云:“诗言志。”请结合两诗中“牛”的形象,评说两位诗人在诗中寄寓的思想或反映的各自的思想境界。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回答问题。
庆东原
白朴
忘忧草,含笑花,劝君闻早冠宜挂。那里也能言陆贾?那里也良谋子牙?那里也豪气张华?千古是非心,一夕渔樵话。
[注]①陆贾:汉时楚人,佐刘邦定天下,曾出使南越,说服赵佗归汉。 ②张华:西晋文学家,曾力劝武帝伐吴,灭吴后,封广武县侯。后赵王伦谋废贾后,不从被杀。
1.从表现手法上看,本曲开头写“忘忧草”、“含笑花”,运用的是手法。“劝君闻早冠宜挂”一句中运用了手法。“那里也……”三句则运用了手法。表达了对三个曾显赫一时的历史人物的。
2.试简要分析这首元曲所抒发的思想观点。
阅读李商隐诗《霜月》,完成后面问题。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南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注]①青女:青霄玉女,主霜雪的女神。②素娥:月里的嫦娥。
1.本诗描写的是 时节的景色,末句中“婵娟”的意思是。
2.从表现手法上看,本诗首二句与后二句之间运用了 的写法,诗中“青女”、“素娥”分别是 和的象征,末句“斗”字用得妙,产生的表达效果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