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充分说明反应 P(g)+Q(g)R(g)+S(g)在恒温下已达到平衡的是
A.反应容器内的压强不随时间改变 |
B.反应容器内P、Q、R、S四者浓度之比为1:1:1:1 |
C.P的生成速率和S的生成速率相等 |
D.反应容器内的气体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变化 |
Al,Fe,Cu都是重要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者对应的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 |
B.三者的单质放置在空气中只生成氧化物 |
C.制备AlCl3、FeCl3、CuCl2均不能采用将溶液直接蒸干的方法 |
D.电解AlCl3、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是阴极上依次析出Cu,Fe,Al |
下列关于粒子结构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H2S和NH3均是价电子总数为8的极性分子 |
B.HS-和HCl均是含一个极性键的18电子粒子 |
C.CH2C12和CCl4均是四面体构型的非极性分子 |
D.1 mol D216O中含中子、质子、电子各10 NA(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
草酸是二元中强酸,草酸氢钠溶液显酸性。常温下,向10 mL 0.01 mol/L NaHC2O4溶液中滴加0.01 mol/L NaOH溶液,随着NaOH溶液体积的增加,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V(NaOH)= 0时,c(H+)="1" × 10-2 mol/L |
B.V(NaOH)< 10 mL时,不可能存在c(Na+)=" 2" c(C2O42-)+ c(HC2O4-) |
C.V(NaOH)=" 10" mL时,c(H+)="1" × 10-7mol/L |
D.V(NaOH)> 10 mL时,c(Na+)> c(C2O42-)>c(HC2O4-) |
将一定质量的Mg和Al的混合物投入2.0mol/L,250mL稀硫酸中,固体全部溶解并产生气体。待反应完全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右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加氢氧化钠溶液体积为20mL时,溶液的pH值等于7 |
B.当加氢氧化钠溶液体积为20mL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硫酸镁和硫酸铝 |
C.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5 mol/L |
D.生成的H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 L |
常温下,某200mL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最多能溶解19.2g铜粉(已知硝酸只被还原为NO气体),若再取等体积的该混合酸向其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质量增加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原混合酸中NO3—的物质的量为0.2mol |
B.原混合酸中H2SO4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 |
C.OA段与BC段反应中电子转移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
D.取20mL原混合酸加水稀释至1L后溶液的pH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