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是共同进化的结果。下列事实不属于共同进化的是( )
A.随着工业的发展,导致大量温室气体排放,全球气温升高 |
B.随着光合生物的出现,大气中有了氧气,为好氧生物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
C.生活在草原上的斑马和猎豹都能迅速奔跑,是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 |
D.4亿前年形成了原始的陆生植物,随后出现了适应陆地生活的动物 |
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在对应稀释倍数为106的培养基中,得到以下几种统计结果,正确的是( )
A.涂布了2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30 |
B.涂布了2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15和260,取平均值238 |
C.涂布了3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21、212和256,取平均值163 |
D.涂布了3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210、240和250,取平均值233 |
2006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安德鲁·菲尔和克雷格·梅洛,以表彰他们发现了RNA干扰现象,这是一个有关控制基因信息流程的关键机制。下列有关RNA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有些生物中的RNA具有催化作用 |
B.RNA聚合酶与基因的结合位点位于非编码区 |
C.信使RNA上有多少个密码子就有多少个转运RNA与之对应 |
D.RNA通常只有一条链,它的碱基组成与DNA不完全相同 |
将一株呈现缺磷症状的植物,移栽到含有磷酸盐的完全营养液中,植物体对磷酸盐的相对吸收量与通气状况有关(如下图)。图中X表示磷酸盐溶液中通入气态氮时,植物对磷酸盐的相对吸收量;Y表示磷酸盐溶液中通入空气时,植物对磷酸盐的相对吸收量。对上述吸收状况的最合理的解释是( )
A.氧气供应充足有利于磷酸盐转变为可吸收状态 |
B.气态氮供应充足不利于磷酸盐转变为可吸收状态 |
C.在一定范围内,氧气供应直接影响植物对磷酸盐的主动运输 |
D.在一定范围内,气态氮直接阻止植物对磷酸盐的主动运输 |
下图表示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过程中物质变化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A.能提供给绿色植物各种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最多的过程是5 |
B.各种生物体(除病毒外)都能进行的过程是3 |
C.1、3和4过程产生的[H]都能与氧结合产生水 |
D.2过程需多种酶参与,且需ATP供能 |
豌豆灰种皮(G)对白种皮(g)为显性,黄子叶(Y)对绿子叶(y)为显性,每对性状的杂合体 (F1)自交后代为F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F1代上结的种子,灰种皮比白种皮接近3:1。 |
B.F1代上结的种子,黄子叶比绿子叶接近3:1。 |
C.F1代上结的种子,胚的基因型有9种。 |
D.F2代上结的种子,灰种皮比白种皮接近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