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用 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配制0.2mol/L的 H2SO4溶液1000mL.
(1)需要使用的主要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 、 。
(2)其操作步骤可分解为以下几步:
A.用量筒量取 mL浓硫酸,缓缓注入装有约50mL蒸馏水的烧杯里,
并用玻璃棒搅拌。
B.用适量蒸馏水分三次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将每次的洗液都移入容量瓶里。
C.将稀释后的硫酸小心地用玻璃棒引流容量瓶里。
D.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E.将蒸馏水直接加入容量瓶,至液面接近刻度线1-2cm处。
F.盖紧瓶塞,反复颠倒振荡,摇匀溶液。
G.用胶头滴管向容量瓶里逐滴加入蒸馏水,到液面最低点恰好与刻线相切。
请据此填写:
①完成上述步骤中的空白处。
②补充完成正确的操作顺序(用字母填写):
( D )→( A )→( C )→( )→(
)→( )→( F )。
③将浓硫酸在烧杯中稀释后移入容量瓶时,必须_________________方可移液.
(3)试分析下列操作对所配溶液的浓度有何影响
①量取浓硫酸时眼睛俯视刻度线,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会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下同)
②定容时,眼睛俯视刻度线,所配溶液浓度会 ;
③定容后,加盖倒转摇匀后,发现溶面低于刻度线,又滴加蒸馏水至刻度。所配溶液浓度会 .
经研究知Cu2+对H2O2分解也具有催化作用,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某研究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1) 定性分析:如图甲可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定性比较得出结论。有同学提出将FeCl3改为Fe2(SO4)3更为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H2O2在MnO2作用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定量分析:如图乙所示,实验时均以生成40 mL气体为准,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图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实验中需要测量的数据是_ _______________。
某同学想利用镁与盐酸或醋酸在不同温度下反应,探究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部分实验用表如下:
实验 编号 |
温度/K |
盐酸浓度 /mol·L-1 |
醋酸浓度/mol·L-1 |
实验目的 |
① |
298 |
0.20 |
a.实验①和②,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b.实验①和③,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实验④⑤,探究温度对镁与盐酸反应和镁与醋酸反应速率的影响,哪个更大一些。 |
|
② |
308 |
0.20 |
||
③ |
298 |
0.40 |
||
④ |
0.20 |
0.20 |
||
⑤ |
(1)请完成上工作表(填写实验④⑤的空格)。
(2)上表实验①中,镁条消失的时间为20s。实验过程中,镁条剩余质量与时间关系如图:
Ⅰ假设反应过程中盐酸体积不变,则要计算该反应的速率v(HCl),尚缺少的数据是。
Ⅱ若反应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增大到原来的2倍;温度相同时,醋酸是相同浓度盐酸平均速度的1/2,请在图中大致画出“实验②”、“实验④中醋酸实验”的镁条质量与时间关系曲线,并用②或④注明曲线代表的实验(假设实验中所用镁完全相同,且镁均能完全溶解)。
下面是中学化学实验室中几种常见的玻璃仪器:
①滴瓶 ②容量瓶 ③滴定管 ④烧杯 ⑤圆底烧瓶 ⑦玻璃棒 ⑧移液管
(1)在仪器上具体标明使用温度的是____________(写编号,下同);可作反应容器并可加热的是____________
(2)需要用到温度计的实验是____________
①用乙醇制乙烯 ②石油分馏 ③浓硫酸的稀释 ④测定硝酸钾的溶解度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中,合理的是。
A.用pH试纸测得氯水的pH为2 |
B.电解氯化镁溶液在阴极析出金属镁 |
C.洗涤沉淀时,向漏斗中加蒸馏水至恰好没过沉淀,搅拌并过滤 |
D.实验室配制氯化亚铁溶液时,可先将氯化亚铁溶解在盐酸中,再加入蒸馏水稀释,最后加入少量铁屑 |
E.向Na2CO3与NaOH的混合溶液中只需加入酚酞试液,即可确认NaOH的存在
F.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分液时有机层从分液漏斗的下端放出
G.中和滴定实验中,容量瓶和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即可使用,滴定管和移液管用蒸馏水洗净后,须经干燥或润洗后方可使用
(13分)实验室用下列方法测定某水样中O2的含量。
(1)实验原理
用如图所示装置,使溶解在水中的O2在碱性条件下将Mn2+氧化成MnO(OH)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再用I-将生成的MnO(OH)2再还原为Mn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MnO(OH)2+2I—+4H+=Mn2++I2+3H2O。
然后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生成的I2,反应方程式为: I2+2Na2S2O3=2NaI+Na2S4O6。
(2)实验步骤
①打开止水夹a 和b,从A 处向装置内鼓入过量N2,此操作的目的是;
②用注射器抽取某水样20.00 mL从A 处注入锥形瓶;
③再分别从A 处注入含m mol NaOH溶液及过量的MnSO4 溶液;
④完成上述操作后,关闭a、b,将锥形瓶中溶液充分振荡;
⑤打开止水夹a、b,分别从A 处注人足量NaI溶液及含n mol H2SO4的硫酸溶液;
⑥重复④的操作。
⑦取下锥形瓶,向其中加入2~3滴作指示剂;
⑧用0.005 mol · L—1Na2S2O3滴定至终点。
(3)数据分析
①若滴定过程中消耗的Na2S2O3标准溶液体积为3.90 mL,则此水样中氧(O2)的含量为(单位:mg·L—1)。
②若未用Na2S2O3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则测得水样中O2的含量将(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③实验要求加入适量的H2SO4使溶液接近中性,其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