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已知:①常温常压下,A为无色液体,A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为水和B,B是空气的组成成分之一。②C单质在足量的B中燃烧生成气体D,D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③C单质在不足量的B中燃烧生成有毒气体E,E与红色物质F的反应是工业炼铁的原理。请按要求填空:
(1)A的化学式
(2)简述如何检验B
(3)B与C生成D基本类型是反应。
(4)完成E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科目 化学   题型 信息分析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加碘盐的检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是模拟海水制盐的流程:(已知:氢氧化镁不溶于水)

(1)实验①加入过量Ca(OH)2溶液的目的是
(2)实验结束后,兴趣小组对滤液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除了氯化钠外,还含有哪些溶质?
【提出猜想】根据实验①②③的操作后,作出如下猜想:
所以滤液中溶质除了氯化钠外,还含有
【验证猜想】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实验结论】经过兴趣小组的实验验证,该猜想是正确的。
【反思与拓展】为了使制得的精盐水只含有水和氯化钠,步骤④的作用是除去杂质,请写出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如果要将精盐水继续提纯出NaCl晶体,应进行的操作是

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一组有关气球变化的实验,三套装置如下图:


(1)甲装置:若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则向a中加水会看到
(2)乙装置:若锥形瓶中装有生石灰,由分液漏斗加入少量水,则气球胀大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3)丙装置:若锥形瓶中盛满CO2,通过发生化学变化使气球胀大,且生成物之一属于盐类,则分液漏斗中的液体可以是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某学校兴趣小组对食用纯碱和食用小苏打两种粉末进行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两者的热稳定性:
(1)食用纯碱受热不分解。
(2)食用小苏打270 ℃时完全分解为碳酸钠、二氧化碳、水
【实验探究】
(1)验证两种粉末的稳定性

在老师的指导下,该小组按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到(填“甲”或“乙”)烧杯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小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装置中棉花的作用是。写出食用小苏打的一点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测定食用纯碱粉末的纯度
取食用纯碱粉末试样(假设只含少量氯化钠)22g放入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200g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气体全部逸出,烧杯中剩余物的总质量为213.2g。
①反应生成CO2的质量为g。
②通过计算确定食用纯碱粉末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下同)。
③如果测得的结果比实际纯度高,可能的原因是(答一种即可)。
④求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请写出计算过程)。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某市酒吧发生一起特大火灾。该事故的起因是几个年轻人在酒吧内燃放烟花,引燃聚氨酯泡沫塑料天花板,聚氨酯泡沫塑料燃烧产生大量有毒烟气,造成人员中毒伤亡。
材料2:氢氧化镁是一种新型的阻燃剂。当温度达到380℃时,氢氧化镁会分解出水蒸气,同时生成耐高温的氧化镁固体。利用氢氧化镁这一性质,将它添加在塑料等易燃性材料中能起阻燃作用。
(1)燃着的烟花在引发这场火灾中所起的作用是。(填序号)
A.提供氧气
B.提供可燃物
C.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2)根据灭火原理初步分析氢氧化镁能作阻燃剂的原因,(答一点)
氢氧化镁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自从非典型肺炎在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以来,过氧乙酸作为高效消毒剂被广泛使用。过氧乙酸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易挥发,易溶于水和醋酸。它对呼吸道黏膜有刺激性,高含量的过氧乙酸溶液对皮肤有腐蚀性。一般商品过氧乙酸是40%的醋酸溶液,使用前通常先用蒸馏水等将其稀释,消毒时可用喷雾法消毒,也可将其配制成0.2%的水溶液洗手消毒。过氧乙酸不稳定,易分解生成无毒物质,若用喷雾法消毒,过氧乙酸在半小时内就可完全分解。
(1)在过氧乙酸的质量分数为40%的醋酸溶液中,溶质是,溶剂是
(2)分别指出过氧乙酸的一点物理性质和一点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3)100 g过氧乙酸的质量分数为0.2%的洗手液中含过氧乙酸g。
(4)不慎让高含量的过氧乙酸溶液沾到皮肤上,应做怎样的处理?
(5)根据过氧乙酸的性质,用过氧乙酸喷雾消毒过的房间,人若要进去,应注意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