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人体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中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 成分ml/l) |
Na+ |
K+ |
Ga2+ |
Mg2+ |
Cl- |
HCO3- |
有机酸 |
蛋白质 |
|
| ① |
② |
142.00 |
5.00 |
25.00 |
1.50] |
103.00 |
27.00 |
6.00 |
16.00 |
| ③ |
147.00 |
4.00 |
1.25 |
1.00 |
114.00 |
30.00 |
7.50 |
1.00 |
|
| ④ |
10.00 |
143.00 |
2.50 |
10.45 |
25.00 |
11.00 |
- |
47.00 |
A.③与④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B.②属于血浆,③属于组织液,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会导致③的增多
C.④中的CO2从产生的场所扩散到②,至少要穿越3层磷脂双分子层
D.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它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和K+
下列有关艾滋病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艾滋病可通过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空气传播 |
| B.艾滋病的病原体HIV可在细胞外顽强生存 |
| C.HIV是一种逆转录病毒,因而艾滋病是一种遗传病 |
| D.艾滋病患者的直接死因是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 |
下图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机制的模式图,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该图若表示反射弧,兴奋都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 |
| B.该图若表示突触的结构,则图中的b代表突触间隙 |
| C.若图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则d代表促甲状腺激素 |
| D.若图示细胞免疫的过程,则b为效应B细胞,c代表抗体 |
下列育种或生理过程中,没有发生基因重组的是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演绎”过程的是
| A.若遗传因子位于染色体上,则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 |
| B.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表现型且比例接近 |
| 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型个体的比例接近1∶2∶1 |
| D.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
下列哪种技术能有效地打破物种间的界限,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培育农作物新的优良品种
| A.杂交育种技术 |
| B.诱变育种技术 |
| C.转基因技术 |
| D.单倍体育种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