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植物扦插繁殖时,需要对插枝进行去除成熟叶片、保留芽和幼叶等处理,这样可以容易促进插枝成活。其原因是(   )
 ①芽和幼叶生长迅速.容易成活 ②芽和幼叶储存较多的营养物质
 ③芽和幼叶能产生生长素,促进生根 ④去除成熟叶片可降低蒸腾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未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种雌雄同株植物的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与a、B与b)控制,叶片宽度由等位基因(C与c)控制,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已知花色有三种表现型,紫花(A_B_)、粉花(A_bb)和白花(aaB_或aabb)。下表是某校的同学们所做的杂交试验结果,据表分析说法不正确的是

组别
亲本组
F1的表现型及比例
紫花宽叶
粉花宽叶
白花宽叶
紫花窄叶
粉花窄叶
白花窄叶

紫花宽叶×紫花窄叶
9/32
3/32
4/32
9/32
3/32
4/32

紫花宽叶×白花宽叶
9/16
3/16
0
3/16
1/16
0

粉花宽叶×粉花窄叶
0
3/8
1/8
0
3/8
1/8

A.该植物花色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乙组杂交两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
C.若只考虑花色的遗传,让“乙组”产生的全部紫花植株自花传粉,其子代植株的表现型共有3种,其比例为紫花:粉花:白花=9:3:4
D.丙组杂交F1中粉色宽叶的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且其比例为1:2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下列有关种群及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个体的表现型,并决定了生物的进化方向
B.在没有自然选择的情况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仍然可能发生改变
C.研究种群“S”型增长曲线在控制有害动物的应用时,人们发现种群数量控制在“K/2”值左右最有效
D.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

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是一种常见的甲状腺疾病,患者血液中存在与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结合的抗体,该抗体具有类似促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同时不会被甲状腺激素所抑制,由此可知

A.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是一种过敏反应
B.患者体内的甲状腺激素比正常人含量高
C.该抗体是由浆细胞合成并分泌的,受体细胞是垂体细胞
D.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患者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有分级调节,也有反馈调节

酸碱物质在生物实验中有广泛的应用,下面有关实验中,表述正确的是

A.斐林试剂中,NaOH为CuSO4与还原糖的反应创造碱性条件
B.浓硫酸为溴麝香草酚蓝与酒精的显色反应创造酸性环境条件
C.双缩脲试剂中,NaOH为CuSO4与蛋白质的反应创造碱性条件
D.盐酸水解口腔上皮细胞可改变膜的通透性,加速健那绿进入细胞将DNA染色

图甲表示在二氧化碳充足的条件下,某植物光合速度与光照强度和温度的关系,图乙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关系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由图甲可知,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为30℃
B.当温度为20℃、光照强度小于8千勒克司时,限制该植株光合速度的因素是温度
C.由图乙可知,在a、b、c、d四浓度中,最适合该植物器官储藏的氧浓度是d
D.若细胞呼吸的底物是葡萄糖,则在氧浓度为b时,厌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需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的5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