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体积的两容器内,一个盛CH4,另一个盛NH3,若容器内温度、压强相同,则两容器内所盛气体比较,结论一定不正确的是 ( )
A.分子个数比为1∶1 | B.原子个数比为5∶4 |
C.氢原子个数比为4∶3 | D.质量比为17∶16 |
与下列实验事实所对应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
实验事实 |
结论 |
|
① |
HCl的水溶液中存在H+和Cl- |
HCl是离子化合物 |
② |
NO2通入水中,发生反应,产物中有HNO3 |
NO2是酸性氧化物 |
③ |
向FeCl3溶液中加入铜片,溶液逐渐变为蓝色 |
氧化性:Fe3+ > Cu2+ |
④ |
等物质的量的Na和Al都完全反应,Al失电子多 |
金属性:Al > Na |
⑤ |
某无色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浓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
该溶液中一定有NH4+ |
A. ①② B.①②④ C.③⑤ D.③④⑤
下列装置应用于实验室制氯气并回收氯化锰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制取氯气 |
B.用装置乙除去氯气中的少量氯化氢 |
C.用装置丙分离氯化锰溶液和二氧化锰 |
D.用装置丁蒸干氯化锰溶液制MnCl2·4H2O |
粗碘中通常含ICl和IBr,称为卤素互化物,其性质和卤素单质相似,都是较强的氧化剂,而且受热时ICl和IBr皆可像I2一样升华,在粗碘中加入以下选项中的一种物质后,再进行升华可制得精碘,应加入的物质是
A.H2O | B.Zn | C.KI | D.KCl |
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成熟的工艺流程如下,下列关于海带制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室在坩埚中灼烧干海带,使有机碘转化为无机碘(I-)并富集 |
B.含I-的滤液中加入稀硫酸和双氧水后,碘元素发生氧化反应 |
C.在碘水中加入几滴淀粉溶液,溶液变蓝色 |
D.碘水中加入CCl4得到I2的CCl4溶液,该操作为“分液” |
碳跟浓硫酸共热产生的气体X和铜跟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Y同时通入盛有足量BaCl2溶液的洗气瓶中(如图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集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BaSO4 |
B.Z导管出来的气体中无CO2 |
C.Z导管口没有红棕色气体出现 |
D.集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BaCO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