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生物兴趣小组连续多年对学校附近的树林进行种群密度调查,得到如下统计数据:
|
第一年 |
第二年 |
第五年 |
第八年 |
甲种群 |
4490 |
4120 |
67 |
10 |
乙种群 |
0 |
120 |
3210 |
4500 |
请根据上表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甲、乙两种群的种群密度时,常用的方法是 。调查动物种群更多采用 ;但若调查的是土壤中移动比较迟缓的小动物如蚯蚓等时,则可采用 。
(2)甲、乙两种群的年龄组成依次为_____________、 。
(3)甲种群与乙种群之间存在着__________关系,这可能是导致甲种群密度变化的重要因素。
(4)甲、乙种群可为在该群落中的动物提供所需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鸣禽是鸟类中最善于鸣叫的一类。鸣禽的鸣唱是在脑中若干功能区(如图甲中字母所示)的控制下,通过鸣管和鸣肌来完成的。请分析回答:
(1)图甲中的HVC等功能区是鸣禽鸣唱反射弧结构中的。该反射的效应器是。
(2)研究发现雄鸟的HVC区体积明显大于雌鸟。为探究这种差异的原因,研究者进行实验,得到图乙所示的结果。
① 此实验以鸟脑为材料,制备装片并染色,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通过计数神经元的(结构)来统计HVC区神经元的数量。
② 图乙的结果显示,10~15日龄时,雄鸟和雌鸟脑的HVC区神经元的数量差异不大;随日龄增长,雄鸟和雌鸟脑的HVC区神经元数量变化的趋势 是雄鸟脑中HVC区神经元的数量逐渐增多,雌鸟则减少。
(3)进一步研究发现,雄鸟脑中HVC区体积较大与新生神经元所占比例较高有关,而新生神经元数量的雌雄差异与鸟体中激素有关,这类激素最可能是。为验证这一观点,研究人员做了多组实验,其中一组是选用雌性幼鸟若干只,平均分成两组。在对照组幼鸟皮下植入不含激素的包埋物,实验组的处理是。一段时间后,检测两组鸟脑中HVC区。若,说明上述观点成立。本实验设置对照组的目的包括(填选项前的符号)。
① 排除外源激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② 排除植入手术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③ 排除包埋物对实验结果的影响④ 排除激素浓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⑤ 减小激素测量误差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⑥减小动物个体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⑦ 提供正常激素水平动物的数据作为参照
一般洗衣粉不易清除衣物上的奶渍,但是含有蛋白酶的生物活性洗衣粉则可以。该生物活性洗衣粉中的蛋白酶成分是否是蛋白质,一研究性学习小组用以下所给的条件进行了探究。如果你是小组中的一员,请完成下列实验:
实验材料:0.1 g/mL的NaOH溶液、0.01 g/mL的溶液、生物活性洗衣粉溶液、普通洗衣粉溶液、试管、滴管。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1)取两只试管并分别编号为1、2,然后向1、2号试管中分别加;
(2)先向两只试管中分别加入,并摇均匀,再向两只试管中分别加入,并摇均匀;
(3)观察两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
可能的现象与结论:
①;
②。
下图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①~③表示构成细胞膜的物质,据图回答:([]内填标号)
(1)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
(2)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_____________。
(3)细胞膜上可以运动的物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4)变形虫表面任何部位都能伸出伪足,人体内的一些白细胞可以吞噬病菌和异物。上述生理过程的完成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是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图。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A属于(填“植物”或“动物”)细胞,其主要依据是。
(2)图A中⑥所指的是,它是细胞合成的场所。
(3)图B中⑤所指的是,它是细胞进行的主要场所。
完成下列有关生物体结构的概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