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已知氯化铁溶液能与碘化钾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氯化钾和碘单质.某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FeBr2、FeI2,若向该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结果溶液变成血红色,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原溶液中的Br-一定被氧化
②通入氯气后原溶液中的Fe2+一定被氧化;
③不能确定通入氯气之后的溶液中是否存在Fe2+
④若取少量所得溶液,再加入 CCl4,振荡、静置,向上层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只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的Fe2+、Br-、I-均被完全氧化                

A.只有②③ B.只有②③④ C.只有①④ D.①②③④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电子在一个原子的下列能级的原子轨道中排布时,最后排布的是()

A.np B.ns C.(n-1)d D.(n-2)f

下列每组中各有三对物质,它们都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

A.乙酸乙酯和水,酒精和水,植物油和水 B.乙醛和水,溴苯和水,硝基苯和水
C.甘油和水,乙酸和水,乙酸和乙醇 D.汽油和水,苯和水,己烷和水

关于溴乙烷与NaOH的乙醇溶液反应的现象和产物检验,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中没有气体生成
B.往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检验是否有Br生成
C.生成的气体可直接通入到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检验是否有乙烯生成
D.生成的气体可直接通入到溴水中检验是否有乙烯生成

下列现象与氢键有关的是:()
①NH3的熔、沸点比VA族其他元素氢化物的高
②小分子的醇、羧酸可以和水以任意比互溶
③冰的密度比液态水的密度小④对羟基苯甲酸的沸点比邻羟基苯甲酸高
⑤HF、HCI、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
⑥CH4、SiH4、GeH4、SnH4熔点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加而升高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氨气分子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形,而甲烷是正四面体形,这是因为()

A.两种分子的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不同,NH3为sp2型杂化,而CH4是sp3型杂化。
B.NH3分子中N原子形成三个杂化轨道,CH4分子中C原子形成4个杂化轨道。
C.NH3分子中有一对未成键的孤对电子,它对成键电子的排斥作用较强。
D.氨气分子是极性分子而甲烷是非极性分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