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空1分,共16分)
Ⅰ、图1是两种高等生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2、图3、图4是图1中部分结构的放大,据图回答。
(1)图中的结构1—15中不应该出现的是[ ]和[ ];可能含有水溶性色素的是[ ];结构15与[ ]的形成有关。
(2)图2、3、4所示在结构上的主要共同点是 。图2、图3所示结构的名称分别是 。在一个细胞中,若图2产生的气体从产生部位扩散到相邻图3中被利用,至少需要穿过的磷脂分子层有 层。
(3)已知进行有性生殖的某生物同时具有图2、图3、图4所示三种结构,这三种结构中的DNA能从父亲传递给子代的是 。
Ⅱ、如右下图表示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去向和定位,其中①~⑦表示细胞结构,甲~丁表示结构中的物质。请据图回答:
(1)此细胞对丁物质有_________的功能。
(2)结构⑥⑦中,能增大膜面积的结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3)结构①中进行的过程是________,甲表示的物质是________。
(4)能进行DNA复制结构有________(填序号)。
(5)若该图表示胰岛B细胞,则甲、乙、丙、丁四 物质中最可能具有降血糖作用的是_______。
(每空2分,共10分)请阅读下列文字,然后完成问题:
在食用苹果、梨时,常会看到鲜嫩的果肉很快变成暗褐色,这是植物的这些细胞存在的酚类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本来
细胞里酚氧化酶与酚类底物是分开存放的,但若组织细胞受损或衰老,结构解体时,酚氧化酶便有机会与酚类底物接触而使底物氧化成棕褐色的物质。
(1)上段文字中“本来细胞里酚氧化酶与酚类底物是分开存放的”,结合所学细胞结构的知识,解释:分开存放是由于细胞内具有的缘故。这种“分开存放”的现象也表明细胞的这种结构在功能上具有的特性,而这种特性是由细胞内的____决定的。
(2)细胞含有酚氧化酶,人们利用酚氧化酶活性可加工制作商品。请回答:红茶(红茶颜色为褐色)制取过程中必须有关键过程——“将细胞揉破”,揉破细胞的目的是_;绿茶制取过程中必须有热锅炒制的关键过程(绿茶颜色为绿色),热锅炒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每空1分,共16分)
Ⅰ、图1是两种高等生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2、图3、图4是图1中部分结构的放大,据图回答。
(1)图中的结构1—15中不应该出现的是[ ]和[ ];可能含有水溶性色素的是[ ];结构15与[ ]的形成有关。
(2)图2、3、4所示在结构上的主要共同点是。图2、图3所示结构的名称分别是。在一个细胞中,若图2产生的气体从产生部位扩散到相邻图3中被利用,至少需要穿过的磷脂分子层有层。
(3)已知进行有性生殖的某生物同时具有图2、图3、图4所示三种结构,这三种结构中的DNA能从父亲传递给子代的是。
Ⅱ、如右下图表示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去向和定位,其中①~⑦表示细胞结构,甲~丁表示结构中的物质。请据图回答:
(1)此细胞对丁物质有_________的功能。
(2)结构⑥⑦中,能增大膜面积的结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3)结构①中进行的过程是________,甲表示的物质是________。
(4)能进行DNA复制结构有________(填序号)。
(5)若该图表示胰岛B细胞,则甲、乙、丙、丁四 物质中最可能具有降血糖作用的是_______。
(每空2分,共14分)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是一项系统性的多方位的科学探索。其研究内容包括:蛋白质结构、蛋白质分布、蛋白质功能、蛋白质修饰、蛋白质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蛋白质与疾病的关联性。若下图代表人体内的三个生理过程,Y代表不同类型的蛋白质。请据图回答:
(1)过程①中Y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
(2)过程②中Y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X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参与Y物质形成的相关细胞结构有:_______________。
(3)过程③中Y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在人体内的作用是________。
(4)分解Y物质的酶存在于人体的________部位。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连续多年对学校附近的树林进行种群密度调查,得到如下统计数据:
第一年 |
第二年 |
第五年 |
第八年 |
|
甲种群 |
4490 |
4120 |
67 |
10 |
乙种群 |
0 |
120 |
3210 |
4500 |
请根据上表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甲、乙两种群的种群密度时,常用的方法是。调查动物种群更多采用;但若调查的是土壤中移动比较迟缓的小动物如蚯蚓等时,则可采用。
(2)甲、乙两种群的年龄组成依次为_____________、。
(3)甲种群与乙种群之间存在着__________关系,这可能是导致甲种群密度变化的重要因素。
(4)甲、乙种群可为在该群落中的动物提供所需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右图是某一动物物种迁入一个适宜环境后的增长曲线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处于一个理想的环境中种群内个体增长曲线是 __________,图中的增长曲线是___________型,曲线中表示K值的点是______,K值的含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表示种群增长速度最快的点是________。如果不考虑迁入迁出等其它因素,在K值时出生率__________死亡率(填大于,等于,小于).
(3)影响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是种群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4)由图可知,第6年后种群数量趋于稳定。阻碍种群继续增长的环境因素可能包括
__。
(5)如果此种群是鱼类,捕捞量应控制在曲线的______点左右最合适;如果此种群是老鼠,则限制其种群数量的最好方法是尽量降低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