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部分短周期元素化合价及相应氢化物沸点的数据:
元素性质 |
元素编号 |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
氢化物的沸点(℃) |
-60.7 |
-33.4 |
-111.5 |
100 |
-87.7 |
19.54 |
-84.9 |
-161.5 |
最高化合价 |
+6 |
+5 |
+4 |
|
+5 |
|
+7 |
+4 |
最低化合价 |
-2 |
-3 |
-4 |
-2 |
-3 |
-1 |
-1 |
-4 |
已知:①A与D可形成化合物AD2、AD3,可用于制备强酸甲;
②B与D可形成化合物BD、BD2,可用于制备强酸乙。
请回答:
(1)表中属于第三周期元素的是 (用表中元素编号填写)。
(2)写出H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电子式: ;
比较A、D、G三种简单阴离子的半径大小:r( )>r( )>r( ) (均用实际的元素符号表示)。
(3)由表中D元素和氢元素的原子按1:1组成的常见液态化合物的稀溶液易被催化分解,可使用的催化剂为(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
a.MnO2 b.FeCl3 c.Na2SO3 d.KMnO4
(4)分子组成为ADG2的物质在水中会强烈水解,产生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无色气体和一种强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实验室要配制200 mL、2 mol•L-1的NaOH溶液,试回答下列问题:
(1)经计算,需用NaOH质量为___________g。
(2)配制过程中,下列仪器不会用到的是_____________,尚缺少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
A.托盘天平 B.250mL容量瓶 C.量筒D.胶头滴管 E.玻璃棒
(3) 实验过程中两次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操作的正确顺序是(用字母表示) B→ → → → → →G 。
A.冷却 B.称量 C.洗涤 D.定容 E.溶解 F.转移 G.摇匀
将下列各分离物质方法的代表字母,填在各小题末的横线上:
A.过滤法; | B.结晶法; | C.分液法; | D.萃取分液法;E.蒸馏法; |
(1)除去食盐水中的泥沙_____________(2)除去植物油中的水_______________
(3)将溶液中的硝酸钾与氯化钠分离____________
(4)将自来水制为纯净水______________
在标准状况下,44.8L的NH3气体质量为g, 其中含个氢原子,其中含molN;将其溶于水配成200mL的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_mol/L。
等物质的量的CH4和NH3两种气体中, H原子数之比为,二者的质量之比为,在同温同压下的体积之比为。
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
⑴判断装置的名称:A池为___________ B池为______________
⑵锌极为__________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石墨棒C2附近发生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当C2极析出224mL气体(标准状态)时,锌的质量变化_________(变大、不变或变小)了_________g。
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2(g)+H2(g) CO(g)+H2O(g),
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
t℃ |
700 |
800 |
830 |
1000 |
1200 |
K |
0.6 |
0.9 |
1.0 |
1.7 |
2.6 |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
(2)该反应为反应(选填吸热、放热)。
(3)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多选扣分)。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 c(CO)不变
c.υ正(H2)=υ逆(H2O) d.c(CO2)=c(CO)
(4)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CO2)·c(H2)=c(CO)·c(H2O),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