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水和溶液在生命活动和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生命吸管"(如右图)是一种可以随身携带的小型水净化器,里面装有网丝、注入了活性炭和碘的树脂等。其中活性炭起到和过滤的作用。
(2)水常用来配制各种溶液,硝酸钾溶液中的溶质为
(3)农业生产常用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20%的NaCl溶液来选种。现将300 g 25%的NaCl溶液稀释为15%的NaCl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为g。
(4)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
/g
NaCl
35.7
36.0
36.6
37.3
38.4
39.8
NH4Cl
29.4
37.2
45.8
55.2
65.6
77.3

①60 ℃时,向两个分别盛有50 g NaCl和NH4Cl的烧杯中,各加入100 g的水,充分溶解后,为饱和溶液的是溶液。
②采用一种操作方法,将上述烧杯中的剩余固体全部溶解,变为不饱和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溶质的质量不变    
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C.溶液质量可能不变   
D.可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溶液的酸碱性测定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实验室要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下图1是某同学的实验操作过程:

(1)用图1中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是________,a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
(2)若③中游码标尺读数为1.2g,则称取NaCl的质量是________g.
(3)根据(2)中NaCl的质量计算,该同学需要用水的体积是________mL(水的密度是1.0g/mL).
(4)他按图2量取水的体积,若其他操作步骤均无误差,则其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0%.

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30℃时,甲的溶解度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的溶解度.
(2)要使饱和的甲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只填一种).
(3)在20℃时,把甲、乙各10g固体分别加入到两个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所得甲溶液为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若将温度都升高到30℃,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4)10℃时,向12%的100g甲溶液中加水60g,可得到甲溶液________g,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过氧乙酸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现有一种过氧乙酸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5%.请填空:
(1)100g该溶液中含溶质________g.
(2)向100g该溶液中加入200g水,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
(3)将100g该溶液与100g 5%的过氧乙酸溶液混合,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

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请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t2℃时,把2.4g甲固体放入10mL水中(水的密度约为1g/cm3),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g.
(3)t2℃时,在90g 10%的乙溶液中加入15g乙固体,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

现有三支试管,分别加入不同温度和体积的水,试管编号及相关数据如下表:

试管编号
A
B
C
水的体积/mL
5
10
10
水的温度/℃
20
20
50

(1)向三支试管中各加入0.5g硫酸铜粉末,完全溶解,溶液颜色最深的是________;
(2)再向B、C两支试管中分别加硫酸铜粉末直至饱和,则B中溶液的颜色较C中的________;
(3)由此实验可得出:①溶液的浓度越大,有色溶液的颜色越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