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蝇的基因A-a控制体色,B-b控制翅型,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对常染色体上,且基因A具有纯合致死效应。已知黑身残翅果蝇与灰身长翅果蝇交配,F1为黑身长翅和灰身长翅,比例为1∶1。当F1的黑身长翅果蝇彼此交配时,其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黑身长翅∶黑身残翅∶灰身长翅∶灰身残翅=6∶2∶3∶1。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果蝇这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为黑身和长翅 |
B.F1的黑身长翅果蝇彼此交配产生的后代中致死个体占的比例为1/3 |
C.F1的黑身长翅果蝇彼此交配产生的后代中致死基因型有三种 |
D.F2中的黑身残翅果蝇个体测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1∶1 |
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化合物的正确叙述是
A.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被破坏时,其特定功能不会发生改变
B.RNA与DNA分子均由四种核苷酸组成,前者不能储存遗传信息
C.ATP、脱氧核苷酸、线粒体外膜共有的组成元素是C、H、O、N、P
D.葡萄糖、乳酸、氨基酸依次是光合作用、细胞呼吸、基因表达的产物
下列哪组物质是由许多单体连接而成的多聚体
A.纤维素、脱氧核糖核酸 | B.蛋白质、核糖核苷酸 |
C.葡萄糖、核糖核酸 | D.氨基酸、糖原 |
右图是—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微生物也能利用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 |
B.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 |
C.沼气池中的微生物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
D.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 |
科学家做过一个实验:在一所丛林中的房子里,将一只没有交配的雌蛾扣在一个纱罩里,尽管当晚风雨交加还是有40多只雄蛾穿过风雨赶来交尾,第二天,在雌蛾周围洒满樟脑丸和汽油,一点也不影响雄蛾寻找雌蛾的兴趣。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证明雌蛾能分泌某种物质属于化学信息 |
B.该实验说明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
C.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 |
D.利用雌蛾分泌的物质扰乱雌雄交配属于化学防治 |
科研人员对某草原一种野生动物的种群进行研究,得出了与种群密度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如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生物的种群增长曲线呈“J”型 |
B.死亡率增加的原因是食物、空间和天敌等因素 |
C.要合理利用该种动物资源,应将种群密度控制在D点 |
D.B点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种群达到最大环境容纳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