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一容积为5 L的密闭容器内,加入 0.3 mol的CO和0.3 mol的H2O,在催化剂存在和800℃的条件下加热,发生如下反应:CO(g)+H2O(g)
CO2(g)+H2(g);反应中CO2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右图:
(1) 根据图上数据,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时,CO的化学反应速率为v(CO)= mol/(L·min);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 。
(2) 不能作为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 CO、H2O、CO2、H2的浓度都相等 ②正、逆反应速率都为零
③ CO、H2O、CO2、H2的浓度都不再发生变化 ④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3) 如要一开始加入0.1 mol的CO、0.1 mol的H2O、0.2 mol的CO2和0.2 mol的H2,在相同的条件下,反应达平衡时,c(CO)=________________mol/L。
(4) 427℃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9.4,请结合(1)中的计算结果回答,如果升高温度该反应平衡向 方向移动。
非金属元素H、C、N、O、S、Cl能形成的化合物种类很多,单质及化合物的用途很广泛,完成下列各题。
(1)①O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CS2的晶体类型为晶体,其C的轨道杂化方式为;
②CH3OH在常温下为液态,沸点高于乙烷的主要原因是;
(2)Cl2是一种大气污染物,液氯储存区贴有的说明卡如下(部分):
危险性 |
![]() |
储运要求 |
远离金属粉末、氨、烃类、醇类物质;设置氯气检测仪 |
泄漏处理 |
NaOH、NaHSO3溶液吸收 |
包装 |
钢瓶 |
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泄漏处理”中NaHSO3溶液的作用。
②若液氯泄漏后遇到苯,在钢瓶表面氯与苯的反应明显加快,原因是。
③将Cl2通入适量KOH溶液中,产物中可能有KCl、KClO、KClO3。当溶液中c(Cl-):c(ClO-)=11:1时,则c(ClO-):c(ClO3-)比值等于
(3)室温时,向100mL 0.1mol•L-1NH4HSO4溶液中滴加0.1mol•L-1NaOH溶液,得到的溶液pH与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分析图中a、b、c、d四个点,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在b点,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0.2mol某烃A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CO2和H2O各1.2mol。
(1)烃A的分子式为;
(2)若烃A不能使溴水褪色,但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其一氯取代产物只有一种,则A 的结构简式为;
(3)若烃A能使溴水褪色,在催化剂作用下,与H2发生加成反应,其加成产物B经测定分子中含有4个甲基,且其核磁共振氢谱图中有两组峰,则A可能的结构简式为,B的名称为。
在一定条件下,A气体与B气体反应生成C气体。反应过程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0~t1 s内A气体的反应速率为。
(3)反应后与反应前的压强之比为。
(4)(t1+10)s时,A气体的体积分数为,此时v(A)正v(B)逆(填“>”、“<”或“=”)。
(5)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到达t1时刻该反应已停止
b.在t1时刻之前B气体的消耗速率大于它的生成速率
c.在t1时刻C气体的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
(1)下列7种固态物质:
A.P4 |
B.SiO2 |
C.NH4Cl |
D.Ca(OH)2 |
E.NaF
F.CO2(干冰)
G.金刚石
回答下列问题(填字母代号):
①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
②熔化时不需要破坏化学键的是,熔化时需要破坏共价键的是。
(2)某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为+6,其最低负价为。某元素R与氢形成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RH3,其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所列字母分别代表一种元素:
(1)m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
(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b、c、d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大 |
B.f、g、h元素的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
C.md2与bd2的化学性质类似,都具有氧化性 |
D.e、n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强弱:e > n |
E. a、f分别与d组成的化合物中所含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
F. 该表中只有4种元素组成的单质具有导电性
(3)a、c、n按原子个数比为4︰1︰1构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是____。
(4)P4(白磷)、金刚石、MgCl2三种晶体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