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多个兴趣小组设计实验进行研究。
实验材料和用具:100mL量筒、20W至500W的台灯、冷开水、0.01g/mL NaHCO3、黑藻等。
实验步骤:
①准备6套如图所示装置, 编号为1-6。在瓶中各加入 。
②取6等分黑藻分别放入1-6号装置。
③ 。
④30min后停止光照, 。
实验结果:
不同光照条件下氧气的释放量(mL) |
||||||
组次 |
20w |
50w |
75w |
100![]() |
200w |
500w] |
一 |
1.8 |
5.0 |
9.0 |
12.0 |
21.0 |
19.0 |
二 |
1.8 |
5.3 |
8.0 |
11.5 |
20.0 |
18.0 |
三 |
2.0 |
5.0 |
8.0 |
12.0 |
20.0 |
19.0 |
均值 |
1.87 |
5.1 |
8.3 |
11.83 |
20.3 |
18.70 |
对该实验进行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完善上述实验步骤。
(2)列出实验中的两个控制变量(无关变量):
(3)上表中测得的氧气量并非光合作用实际产生的氧气量,其原因是
(4)对表中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5)在冬季的人工大棚中种植蔬菜,需要确定合适的光照强度,因为光照不够会降低
产量,而提供多余的光照还会浪费钱。通过该实验还不能够确定最合适黑藻生长的光照
强度,该如何开展进一步的探究呢?
下面是两类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题中[ ]中填图中数字,___上填名称)
(1)甲图细胞属于 细胞,判断的理由是 。
(2)甲、乙两图的细胞均有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
(3)如果乙图为洋葱的根部细胞,则应该没有 [ ] ;
(4)在图乙所示的高等植物细胞结构中,动物细胞没有而植物细胞一定有的结构是乙图中的[ ] ,但动物细胞有 而高等植物细胞无。
下图为细胞膜结构示意图, A、B表示细胞膜的两侧。请回答问题:(题中[ ]中填图中数字,___上填名称)
(1)图中 1 表示 ,它构成膜的基本骨架。图中3代表 分子。
(2)人体器官移植时,植入的器官常常被排异,引起这种反应与图中 [ ] 具有识别功能有关。
(3)若该图表示人的红细胞膜,则与血浆接触的一侧为 (A、B)侧。
(4)若该图表示人的白细胞膜,它所具有的吞噬功能与细胞膜的 有关。
(5)细胞膜对K+和葡萄糖分子的吸收,体现了细胞膜的 性。
生物学实验中常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试回答:
(1)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细胞 个。
(2)在光照明亮的实验室里,用白色洋葱表皮细胞观察失水之后的细胞,在显微镜视野中能清晰看到细胞壁,但看不清楚细胞膜是否与细胞壁发生质壁分离,为便于判明,此时应 。
A.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 B.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
C.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 D.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
(3)某同学在实验时,先用一块洁净纱布擦试镜头,再在一干净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放入一小块植物组织切片,小心展平后,放在显微镜载物台正中央,并用压片夹住。然后在双眼侧视下,将物镜降至欲接近玻片标本时停止。用左眼朝目镜里观察,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缓缓上升镜筒。请指出该同学操作中两处不正确的地方并改正。
① ② 。
(4)在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如果要观察的物像位于视野的左上方,应向 移动玻片,方能使要观察的物像位于视野的中央;在玻片上写一个字母“b”,则在显微镜的视野中观察到的是 。
下图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A代表 ; B代表 ;D代表 。
(2)细胞膜从功能上来说,它是一层 膜。
(3)可能代表氧气转运过程的是图中编号 ;碘进入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的过程是图中编号 。
下图是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如果将该细胞放入30%的蔗糖溶液中,将会出现细胞壁与[ ] 分离的现象。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 。
(2)若该细胞是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则该细胞没有的结构是大液泡和[ ] 。
(3)与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直接有关的细胞器是 。(填序号)
(4)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是 。(填序号)
(5)低等植物细胞还应有的细胞器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