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中乙为研究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用打孔器在某绿色植物的叶片上打出多个圆片,再用气泵抽出气体直至叶片沉入水底,然后将等量的叶圆片转至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中,给予一定的光照,测量每个培养器皿中叶圆片上浮至液面所用的平均时间(见图甲),以研究光合作用速率与NaHCO3溶液浓度的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ab段说明随着NaHCO3溶液浓度的增加,光合速率变化情况是 ▲ 。
(2)如果要在曲线bc段对应的NaHCO3浓度范围内缩短叶圆片上浮的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至少答出两点)。
(3)当NaHCO3浓度为b点对应的浓度时,若突然撤去光照(下图中的“↓”表示突然撤去光照),则短时间内叶绿体中3-磷酸甘油酸的浓度变化将是下图中的 ▲ 。
(4)在c点以后叶圆片上浮所用的平均时间变长的最可能原因是 ▲ 。
(5)当NaHCO3浓度为b点对应的浓度并给予充足光照时,利用一定仪器测得温度对该植物的真正光合作用速率和细胞呼吸速率的影响。请据图回答:
①分析图甲可知,其中的 ▲ (“实线”或“虚线”)表示真正光合作用速率,比较两曲线可看出,与 ▲ 有关的酶对高温更为敏感。
②在温度为55℃的条件下,该植物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 ▲ 。
③根据甲图,在乙图的坐标上画出植物在15~60℃范围内的净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曲线。
▲
【生物一-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下图表示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1)过程①使用 处理细胞,以去除植物细胞璧。
(2)杂种细胞经过④和⑤过程可以培育成杂种植株,说明 。
(3)过程②常用的物理诱导方法包括 等。化学方法一般用的诱导剂是 。
(4)④过程中进行的细胞分裂方式是 ,该过程形成愈伤组织后要将其转接到 的培养基上诱导其分化。
(5)若番茄的体细胞内含a条染色体,马铃薯的体细胞内含b条染色休,则番茄一马铃薯的体细胞内含 条染色体;在自然状态下番茄和马铃薯不能有性杂交,原因是它们之间存在 。
【生物一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分析回答下列与植物有效成分提取有关的问题。
(l)薰衣草精油的化学性质稳定,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挥发性较强,要提取薰衣草精油可以用蒸馏法和 法。若用蒸馏法,在得到油水混合物后需加入一定量的促进其分层。用分液漏斗分离得到油层后还要加入 以除去水分。
(2)天然胡萝卜素可医治维生素A缺乏症,是因为 。在提取胡萝卜素的实验流程:胡萝卜→粉碎→A→萃取→过滤→浓缩→胡萝卜素中,A过程叫 。其提取效率主要取决于 ,同时还受原料颗粒的大小、含水量等条件的影响;提取的胡萝卜素粗品可通过 法进行鉴定,在鉴定时要设置 样品的正确照。
下表为等量的酵母菌在不同氧气浓度下,单位时间内产生的CO2量和酒精量。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氧气浓度为a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是 ,判断依据是 。可以用 检测酒精,反应后溶液呈 色。
(2)氧气浓度为b时,在酵母菌细胞内CO2的生成场所是 ,单位时间内葡萄糖的消耗量为 mol。
(3)氧气浓度为c时,酵母菌细胞内释放能量最多的场所是 。
下图为绿色植物叶绿体中进行光合作用的图解,其中a一g代表物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l)图中①阶段的进行离不开②阶段,这是因为②阶段为其提供了物质 (填名称)。
(2)图中c是 ,其在叶绿体中的去向为 。
(3)图中e在②阶段的 过程中起作用,其来源于 (填字母)的分解。
(4)f被吸收后,不能直接被e作用,须首先与 结合,之后形成某种物质,该物质经过一系列变化后形成 (填名称)。
(5)如果光照强度减弱,光合作用仍然能够进行,则之后C3含量的变化趋势是 。
为探究物质X(无机物)正确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是起抑制作用还是促进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2支试管,按上表编号后进行实验。
②将两支试管摇匀后,一起放人37℃水浴中保温。
③每隔lmin从试管中取出1滴反应液滴于白瓷板上,随后滴加稀碘液1滴于此滴反应液中,观察其颜色变化。
④待加碘后颜色呈棕色时,取出两支试管,分别加入稀碘液1一3滴。观察、比较各试管颜色的情况。
请回答下列问题:
(l)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在试管中加入缓冲液的目的是 。
(2)若物质X正确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起抑制作用,则第③应从 号试管中取出反应液,待加碘后颜色呈棕色时,取出两支试管,分别加入稀碘液1一3滴,两支试管的颜色分别是 。
(3)若B试管中淀粉的分解速率比A试管快,则要增加一个C组,C组与B组相比较,不同点是 ,设置C组的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