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取鼠肝细胞的线粒体为实验材料,向盛有线粒体的试管中注入丙酮酸时,测得氧的消耗量较大;当注入葡萄糖时,测得氧的消耗量较小,同时注入细胞质基质和葡萄糖时,氧消耗量又较大。下列叙述中与实验结果不符合的是
A.有氧呼吸中,线粒体内进行的是第二、三阶段 |
B.线粒体内能分解丙酮酸,不能分解葡萄糖 |
C.葡萄糖只能在细胞质基质内被分解成丙酮酸 |
D.水是在细胞质基质中生成的 |
细胞核行使遗传功能的重要结构是
A.核膜 | B.核仁 | C.染色质 | D.核孔 |
在蝌蚪发育成蛙的过程中,其尾逐渐消失,与这一“自溶”现象有关的细胞器是
A.线粒体 | B.溶酶体 | C.核糖体 | D.细胞核 |
下列关于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能合成自身代谢所需要的全部蛋白质 |
B.含有磷脂和DNA |
C.是细胞有氧呼吸、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主要场所 |
D.具有双层膜结构,内膜面积比外膜大 |
甘油、氧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是
A.渗透作用 | B.自由扩散 | C.主动运输 | D.协助扩散 |
白细胞可以吞噬整个病菌,这一事实说明了细胞膜
A.具有选择透过性 | B.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
C.具有全透性 | D.具有保护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