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阅读下面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溪桥晚兴
郑协①
寂寞亭基野渡边,春流平岸草芊芊②。
一川晚照人闲立,满袖杨花听杜鹃。
注:①郑协:南宋移民。②芊芊:草木茂盛。
(1)、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写景运用了哪些手法?(4分)
(2)、有人说诗中的“闲”字表现了诗人闲适恬淡的心境,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城东早春雨晴
杨巨源王驾
诗家清景在新春,雨前初见花间蕊,
绿柳才黄半未匀。雨后全无叶底花。
若待上林花似锦,蜂蝶纷纷过墙去,
出门俱是看花人。却疑春色在临家。这两首诗歌咏的对象和抒发的心情有何不同?请在空格中写出答案
杨诗对象:心情:
王诗对象:心情:这两首诗的最后两句在表现手法上有何相同之处?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意?(6
分)
阅读下面的诗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节选)
舒婷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是淤滩上的驳船,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祖国啊!
我是贫困,我是悲哀。我是你祖祖辈辈痛苦的希望啊,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祖国啊“我”只是指诗人本人吗?“我”与祖国是一种什么关系?
开头一、三两个分句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为什么要在句中的“老水车”和“矿灯”两词前分别加上“破旧”“熏黑”这样的词语?
朗诵这两段诗,怎样处理语调的高亢与低沉?为什么?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8分)
西江月秋兴
程馞
尽日荷锄治圃,有时捉杖寻泉。山翁招我坐桥边。笑指菊花开遍。
隔岸重重竹树,近溪点点潭烟。滩头流下小鱼船。转过芦花不见。
[注]程馞:字墨仙,明朝休宁人。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作者通过“山翁”的形象寄托的思想情感。(4分)
词的下阕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简要分析。(4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同王徵君湘中有怀
张谓
八月洞庭秋,潇湘水北流。还家万里梦,为客五更愁。
不用开书帙,偏宜上酒楼。故人京洛满,何日复同游?请说说首联在诗中的作用。
颔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小题。
南柯子 春景 (宋) 田为
梦怕愁时断,春从醉里回。凄凉怀抱向谁开?些子⑴清明时候被莺催。 柳外都成絮,栏边半是苔。多情帘燕独徘徊,依旧满身花雨又归来。
【注释】⑴ 些子:唐宋俗语,少许,一点点的意思。从词的字数上看,本词属于。
对本词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人开篇就着“梦”、“醉”二字,开门见山,直抒愁怀。 |
B.栏干边的苔痕,暗示人迹罕至,与下文的“独”呼应紧密。 |
C.下片写春将逝去,暗扣上片“催”字,意脉过渡十分自然。 |
D.全词风格典雅深婉隽永,却哀而不伤,总体基调乐观旷达。 |
结合整首词,鉴赏“依旧”的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