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化景点或文学意象,常常会引发我们的情思。请从下列词语中选择两个作开头,仿照例句写两句话。要求:①体现景点或意象特征;②句式一致;③运用拟人和反问的修辞手法。
康桥 边城 雨巷 蜀道
例句:赤壁,你的雄奇伟岸,你的大气磅礴,你的壮丽多姿,不正好激荡起我心中的豪情吗?
看下面这幅漫画,按要求回答问题
(1)题目:(2分,不能以“无题”命名)
(2)寓意:
下面是傅雷《给傅聪的信》中的一段话,请用一句话概括傅雷的观点。(不超过40个字)
关于莫扎特的话,例如说他天真、可爱、清新等等,似乎很多人懂得;但弹起来还是没有那天真、可爱、清新的味儿。这道理,我觉得是“理性认识”与“感情深入”的分别。感性认识固然是初步印象,是大概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深入一步,了解到本质。但是艺术的领会,还不能以此为限。必须再深入进去,把理性所认识的,用心灵去体会,才能使原作者的悲欢喜怒化为你自己的悲欢喜怒,使原作者每一根神经的震颤都在你的神经上引起反响。否则即使道理说了一大堆,仍然是隔了一层。一般艺术家的偏于intellectual(理智),偏于cold(冷静),就因为他们停留在理性认识的阶段上。
傅雷的观点是:
调整下面几句话的次序,整理成有条理的论述,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①爱国诗人屈原有“举世浑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寂寞
②寂寞并非鲁迅所独有,古来圣贤皆寂寞
③即便是豪放的李白,也有“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的寂寞
④可以说,没有寂寞,李白成不了“诗仙”,李煜当不了“词帝”,屈原留不下名传千古的《离骚》,鲁迅也写不出振聋发聩的《呐喊》
⑤亡国之君李煜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寂寞
合理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研究小组”就增加清明、端午、中秋三个传统节日为国家法定节假日的问题开展网上问卷调查,总投票1499337张,其中,支持931242张,占62.11%;反对441860张,占29.47%;无所谓126235张,占8.42%。
近年来,我国的一些传统节日面临着越来越尴尬的境遇:节日气氛越来越淡,人们尤其是年轻人不清楚这些节日的真正内涵,春节、端午、中秋被戏称为“饺子节”“粽子节”“月饼节”。
(1)由上述两段文字得出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针对结论,提出你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山、水,是自然界中的事物,而在我国文化中,它们的组合又常寓含着某种意味,
如:“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表现了人对山、水的态度,可以反映出他的思想情趣和精神面貌。又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表现了世事有时一时陷入困境,经过某种机缘又出现新的转机。
请另举两个带“山、水”的熟语或名句,并写出它们所寓含的意味。
(1)“”,表现了
(2)“”,表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