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学校要开运动会,几个同学讨论怎样才能将铅球掷得更远。陈平说:“掷出点越高,掷得越远”。王力说:“掷出速度越大,掷得越远”。李明说:“我们还是通过实验来探究吧”。
大家经过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1:铅球掷得远近,可能与掷出铅球点的高度有关。
猜想2:铅球掷得远近,可能与掷出铅球时的速度有关。
猜想3:铅球掷得远近,可能与掷出铅球的角度(投掷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有关。
为了检验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制作了一个小球弹射器,如图所示。它能使小球以不同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射出,弹射方向对水平方向的仰角,可由固定在铁架台上的量角器读出。他们通过7次实验得到下表中的实验数据(“射出距离”指水平距离)。

实验序号
射出点高度
h/m
射出速度
v/(m·s-1)
射出仰角
?
射出距离
l/m
1
0.5
5
30°
2.9
2
0.5
10
30°
9.6
3
0.5
10
45°
10.7
4
1.0
10
45°
11.1
5
1.5
10
45°
11.5
6
0.5
10
60°
9.1
7
0.5
15
30°
20.7

请你根据上述所收集的信息和相关证据回答下列问题。
(1)为验证猜想1,应选用序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实验数据,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验证猜想2,应选用序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实验数据,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验证猜想3,应选用序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实验数据,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上述实验,你认为怎样才能将铅球掷得更远?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从高空下落的小球,速度越来越大,所受空气阻力也会随速度的增大而增大,某一小球下落一段距离后的运动情况如下频闪摄影照片所示,通常把这一过程中的速度称为收尾速度。

(1)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小球收尾时做运动,简要说明理由:
(2)小球是先加速,后匀速.下表为某次研究的实验数据。

小球编号
1
2
3
4
小球质量(×10-2kg)
2
5
45
40
小球半径(×10-3m)
0.5
0.5
1.5
2
小球的收尾速度m/s
16
40
40
20


由表格中的数据,空气阻力大小与小球的半径和小球的收尾速度有关。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编号为2、3的小球在达到收尾速度时所受的空气阻力之比
(3)分析编号为1、2的小球可得出:在小球的半径不变时,空气阻力f与球的收尾速度V(填“成”或“不成”)正比。
(4)分析由编号为的小球,可得出球形物体所受的空气阻力f与球的半径r的关系.
实验结论:

PTC是一种新型的半导体陶瓷材料,它的发热效率较高,PTC有一个人为设定的温度。当它的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其电阻值会随它的温度升高而变小;当它的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其电阻值随它的温度升高而变大。如图甲所示的陶瓷电热水壶就使用了这种材料。它的工作电路如图乙所示,R0是定值电阻,其阻值不受温度的影响。RT是PTC的电阻,它的电阻值与温度的关系如图丙所示。该电热水壶在RT设定温度状态工作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1100W。

(1)R0的阻值为多少?
(2)当RT的温度为130℃时,电路中RT的实际功率为多少?

小红猜想动能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质量和运动速度有关,于是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①让质量相同的两个小球沿同一光滑斜面分别从A处和B处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纸盒相碰,纸盒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甲所示.
②让不同质量的两个小球沿同一光滑斜面分别从B处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纸盒相碰,纸盒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乙所示.上述甲、乙两组实验中:
(1)图乙中让不同质量的两个小球从同一高度滚下的目的是两球到达水平面时,具有 
(2)选用图甲探究的是动能与的关系。
(3)该实验中通过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

在课外实践活动中,用闪光照相机探究纸锥竖直下落的运动情况,照相机每隔0.2s曝光一次.

(1)小芳所在的兴趣小组拍下的照片如图所示,可以看出小球在做(匀速/变速)直线运动,其理由是.若测得纸锥在A、B两位置间的实际距离为6.40cm,则此过程中,纸锥的速度为cm/s.
(2)图中四个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图像,能反映出该小球下落运动的是.(选填图中的选项字母)

在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来探究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所示,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其目的是使像成在
(2)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3)把图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给“眼睛”戴上远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远视眼镜,为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