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W1g光亮的铜丝在空气中加热一段时间后迅速插入下列物质中,取出干燥。如此反复几次,最后取出铜丝,用蒸馏水洗涤、干燥,称其质量为W2g。实验时由于所插入的物质不同,铜丝前后质量变化可能不同。下列所插入物质与铜丝质量关系不正确的是
| A.石灰水W1<W2 | B.CO W1=W2 | C.硫酸溶液 W1>W2 | D.乙醇W1<W2 |
如下图所示,左侧注射器吸入10mLNO2、N2O4的混合气体,右侧注射器吸入10mL空气,且U型管内两侧液面保持水平位置(液体不与气体反应),现将两侧注射器活塞同时快速向内推到5mL,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忽略温度变化)
| A.压缩后U型管内左侧液面下降,右侧液面上升 |
B.对于2NO2 N2O4平衡体系,向生成N2O4的方向移动 |
| C.左侧气体颜色先变深后逐渐变浅(比原来深) |
| D.若将两侧注射器活塞重新拉到10mL的位置,平衡后U型管两侧液面仍然保持水平 |
反应:CO(g)+H2O(g)
CO2(g)+H2(g),其正反应放热。现有三个相同的2 L恒容绝热(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密闭容器Ⅰ、Ⅱ、Ⅲ,在Ⅰ中充入1 mol CO和1 mol H2O,在Ⅱ中充入1 mol CO2和1 mol H2,在Ⅲ中充入2 mol CO和2 mol H2O,700 ℃条件下开始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容器Ⅰ、Ⅱ中正反应速率相同 |
| B.容器Ⅰ、Ⅲ中反应的平衡常数相同 |
| C.容器Ⅰ中CO的物质的量比容器Ⅱ中的少 |
| D.容器Ⅰ中CO的转化率与容器Ⅱ中CO2的转化率之和小于1 |
完全燃烧一定质量的无水乙醇,放出的热量为Q,已知为了完全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消耗50mL 8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则1mol无水乙醇的燃烧放出的热量不可能是
| A.10Q | B.5Q | C.11Q | D.7Q |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Fe(SCN)3溶液中存在Fe3++3SCN-- Fe(SCN)3,向此溶液中加入固体KSCN后颜色变深 |
| B.用通过盛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来除去氯气中的少量HCl气体杂质 |
C.反应CO(g)+NO2(g) CO2(g)+NO(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达平衡后,升高温度体系颜色变深 |
D.合成氨:N2(g)+3H2(g) 2NH3 (g)△H<0在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下进行 |
在一个绝热的密闭反应器中,只发生两个独立的反应:
A(g)+B(g)
2C(g)ΔH1<0
X(g)+3Y(g)
2Z(g) ΔH2>0
进行相关操作且达到平衡后(忽略体积改变所作的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等压时,通入Z气体,反应器中温度升高 |
| B.等压时,通入惰性气体,C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 |
| C.等容时,通入惰性气体,各反应速率不变 |
| D.等容时,通入Z气体,y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