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组物质,按化合物、单质、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
A.烧碱、液态氧、碘酒 | B.生石灰、白磷、熟石灰 |
C.干冰、铁、氯化氢 | D.空气、氮气、胆矾 |
可逆反应mA(g)+nB(g) pC(g)+qD(g),在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改变某一条件后,正反应速率增大,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的转化率增大 | B.平衡向逆向移动 |
C.平衡没有移动 | D.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
在密团容器中充入1molCO和1molH2O(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时生成了2/3mol CO2(反应为CO+H2O(g) CO2+H2),当其他条件不变,充入的水蒸气改变为2mol时,平衡时生成CO2的物质的量可能是
A.0.5mol | B.0.95mol | C.1mol | D.2/3mol |
常温下的定容容器中,建立如下平衡:3NO2+H2ONO+2HNO3,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若往容器中通入少量的氧气后、原体系将会发生的变化是
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
B.NO的物质的量可能不变 |
C.NO的物质的量一定会减少 |
D.NO2增加的物质的量是通入O2的物质的量的2倍 |
一定条件反应N2+3H22NH3达平衡,当单独改变下述条件后有关叙述错误
A.加催化剂,v(正)和v (逆)都发生变化,且变化的倍数相等 |
B.加压, v (正)和v (逆)都增大,且v (正)增加倍数大于v (逆)增加倍数 |
C.降温, v (正)和v (逆)都减少,且v (正)减少倍数大于v (逆)减少倍数 |
D.增加N2的浓度, v (正)和v (逆)都增大,且v (正)增加倍数大于v (逆)增加倍数 |
甲萘醌(维生素K)有止血作用,它可通过2—甲基萘的氧化而制得,反应中常用乙酸作催化剂,该反应放热,可表示为:
在某次合成反应中,用1.4g的2—甲基萘,才制得0.17g甲萘醌,已知该次合成反应的速率是快的,试判断导致其产率低的原因是
A.使用了过量的氧化剂 | B.没有用乙酸,而是使用了其它催化剂 |
C.把反应混合物加热 | D.所生成的甲萘醌是沉淀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