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逆反应①X(g)+2Y(g)2Z(g) 、②2M(g)
N(g)+P(g)分别在密闭容器的两个反应室中进行,反应室之间有无摩擦、可滑动的密封隔板。反应开始和达到平衡状态时有关物理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反应①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
B.达平衡(I)时体系的压强与反应开始时体系的压强之比为14:15 |
C.达平衡(I)时,X的转化率为![]() |
D.在平衡(I)和平衡(II)中M的体积分数相等 |
在K2CO3样品中含Na2CO3、KNO3、Ba(NO3)2中的一或二种杂质.将13.8 g该样品溶于足量水中得到澄清溶液,再加入过量CaCl2溶液,可得9.0 g沉淀,则原样品中含有的杂质会是
A.肯定有KNO3,没有Ba(NO3)2,可能还有Na2CO3 |
B.肯定有Na2CO3,没有Ba(NO3)2 |
C.肯定没有Na2CO3,Ba(NO3)2 |
D.无法判断何种为肯定或否定的杂质 |
化学方程式可简明地体现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已知:
氧化还原反应:2FeCl3+2HI=2FeCl2+I2+2HCl; 2Co(OH)3+6HCl =2CoCl2+Cl2↑+6H2O;
2Fe(OH)2+ I2+2KOH = 2Fe(OH)3+2KI; 3I2+6KOH=5KI+KIO3+3H2O
复分解反应:2HSCN +K2CO3 =" 2KSCN" + CO2 ↑ + H2O; KCN + CO2 + H2O =" HCN" + KHCO3
热分解反应:4NaClO3NaCl + NaClO4;NaClO4
NaCl + 2O2↑
下列说法不正确是
A.酸性(水溶液):HSCN > H2CO3 > HCN |
B.还原性(碱性溶液):Fe(OH)2 > I2 > KIO3 |
C.热稳定性:NaCl > NaClO4 > NaClO |
D.氧化性(酸性溶液):FeCl3 > Co(OH)3 > I2 |
有一混合溶液,其中只含有Fe2+、Cl-、Br-、I-(忽略水的电离),其中Cl-、Br-、I-的个数之比为2:3:3,向溶液中通入氯气,使溶液中Cl-和Br-的个数比为7:3(已知还原性I->Fe2+>Br->Cl-),则通入氯气的物质的量与溶液中剩余的Fe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5:4 | B.4:5 | C.5:12 | D.12:5 |
下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
B.在t℃时,a、b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 |
C.当a中含有少量b时,可以用冷却结晶法提纯a |
D.在t℃时,将a、b的饱和溶液升温后,溶质的质量分数:a﹥b |
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 mol Na2O2中含有的阴离子数为0.2NA |
B.标准状况下,由H2O2制得2.24LO2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4NA |
C.常温下,1 L pH=2的H2SO4溶液中含有的H+数目为0.02NA |
D.常温常压下,8gO3含有4 NA个电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