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二)天使
①小时候,我是一个捣蛋、不爱学习又极爱报复的孩子。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学校,父母和老师、兄弟和同学都极其厌恶我,然而,在心里我渴望着大家的关爱,就像人们渴望上帝的福泽一样。我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常常默默祈祷:上帝啊!给我善良、给我宽厚、给我聪明吧,我也想如卡尔列一样成为同学们的榜样。可是,上帝正患耳疾,我的祈祷没有一句应验。我依然是个令人生厌的坏孩子,甚至因为我,没有老师愿意带我们这个班。
②三年级的第一学期,学校里来了一位新老师,她就是年轻的玛利娅小姐。玛利娅小姐刚一站到讲台上,整个班里都沸腾了,她太漂亮啦!我带头吹口哨、飞吻、望空中扔书本,好多男生跟我学,我们的吵闹声几乎要把房顶掀开。
③玛利娅小姐没有像其他老师那样大声叫囔:“安静!安静!”她始终面带微笑地望着我们。奇怪,这样我反而感到无聊,于是我一个手势,大家立即停止了胡闹。玛利娅小姐开始自我介绍,当她转身想把自己的名字写到黑板上时,才发现讲桌上没有粉笔,我注意到她的眉头皱了一下,很快又舒展了。心想,糟了,她肯定识破了我们的把戏。但是,玛利娅小姐却转过身来问:“谁愿意替老师去拿盒粉笔?”刚刚平静下来的沸腾又开始了,怪声怪气的笑声再次淹没了整个教室,好多男生争着去干这件事。
④玛利娅小姐请大家不要争,她会挑一个最合适的人选。玛利娅走下讲台,仔细查看了每一个人,最后她说:“基恩,你去吧。”我说:“为什么是我?”“因为我看得出你热情、机灵又具有号召力,我相信你会把事情做得很好。”
⑤我热情?我机灵?我具有号召力?我竟然有这么多优点?玛利娅一眼就看出了我的优点!要知道,在此之前从未有人说过哪怕一点点的好处,甚至我自己都认为我是一个被上帝抛弃的孩子。
⑥我很快取回一盒粉笔,因为它就藏在教室后面的草丛里。当我正要把粉笔递给玛利娅小姐时,我发现我的手指缝里存满了污垢,衬衣袖口开了线,裤腿上溅满了泥点,更糟糕的是我五个脚趾全从破了的鞋子里露出了头。我很不好意思,可玛利娅小姐一点也不在意这些,她接粉笔的时候给了我一个天使般的微笑,那微笑是一朵百合花淡雅而美丽。玛利娅就是上帝派来的天使。
⑦从此,我决定做一个上进、体面的人,因为我知道天使正在注视着我。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写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情?
.本文的“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对下面的一句话作简要赏析。
她接粉笔的时候给了我一个天使般的微笑,那微笑是一朵百合花——淡雅而美丽。
.文中说“玛利娅就是上帝派来的天使”,你觉得玛利娅是天使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我说,你听
木铃
①她曾经可以做到,连续数小时说个不停,且是站着说,微笑着说,声情并茂地说。她也会让身边的人开口说话,无论你多木讷、多胆怯,她都有办法让你开口。
②有人说她的提问方式是这个世界上最为温和的一种。时间久了,即使是最不爱学习语文的学生也会被她的课迷住。
③有一个学生,恰好转到她的班。因刚到新地方,上课有点走神。她正在台上讲作文,说到细节描写的话题。她说:“譬如,那位新同学的头发天生的黑而纯,可以说黑得像缎子,也可以说顺滑得似瀑布。”
④大家一齐向那个新同学的头发看,新同学的脸微微发红,心立刻回到课堂上。
⑤她若无其事地继续说:“你们大家看看我,能说说我的一些特点吗?不许恭维我啊。”大家听了都笑。
⑥那个新同学先获得了发言的机会。
⑦她鼓励说:“我刚才说了你的头发,你现在可以说我的某个特征。看,你可以后发制人,主动权更大。”同学们又笑。
⑧气氛轻松活泼了,新同学也不怕了,她果断地说:“老师,你的眉心有颗红痣,圆圆的,像一枚红豆镶在那儿,泛着柔润的红晕。”
⑨她大声说“好”。
⑩那位新同学渐渐发现,她们班有一个共同的喜好,就是特别喜欢语文学科,这与她的教学方式密切相关。
⑪那个当年的新同学就是我。后来,有幸和她一起共事,向她学习教书的艺术。有一年,学校考虑顾她快退休了,没有给她排课,只是让她负责年级学科的教研工作。她很生气。那次,是我第一次见她生气。她说:“不上课,有什么教可以研的?”学校只好继续让她授课。就这样,她一直工作在讲坛第一线。从教几十年,没有缺过学生一节课,也从未对学生发过一次火。最后,她是从讲台上退休的。
⑫可是,现在她不会讲话了,经常一个人长时间静坐。别人问她话,她也不理。医生说她是脑梗,大脑80%混沌。我不愿相信,一个擅长语言的人,并且是一个让语言散发魅力的人,会失去语言。
⑬也许,她是讲累了,一旦有机会休息,就想好好享受一下。等她休息好了,就好了。可我面对她,呼唤“老师”的时候,她坐在轮椅上,头微低,没有任何反应。我的眼泪喷涌而出。
⑭她家的茶几上有不少中学语文课本,是医嘱进行刺激治疗的道具。
⑮我打开一本书,轻轻对她说:“老师,以前,我听你讲了许多年。今天,我来说,你听。”她没有一点反应,保持原姿态坐着,雕塑一样。
⑯“她的头发天生的纯,可以说黑得像缎子,也可以说顺滑得似瀑布。”
⑰“你的眉心有颗红痣,圆圆的,像一枚红豆镶在那儿,泛着柔润的红晕。”
⑱她的头微抬,面部表情有了些微的变化,似乎是尽了最大的努力,她的嘴唇颤抖着用微弱的声音说:“好!”
围绕老师,文章前后详写了两件事情。请简要概括并填写在横线上。
→②学校让她负责教研,她却坚持上课直到退休→③
下面是当年课堂上师生精彩的对话。请选择其中一句,任选一个角度赏析。
①“她的头发天生的黑,可以说黑得像缎子,也可以说顺滑得似瀑布。”
②“你的眉心有颗红痣,圆圆的,像一枚红豆镶在那儿,泛着柔润的红晕。”
“好!”在文中出现了两次,从这两个“好!”上,你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怎样的老师?试分别做简要概括。

夜已晚了,夜晚9点的天气比较凉爽,蝉已不再鸣叫了。它白天唱了一整天,夜晚来临,也该休息了,但它的休息常常被扰乱。在梧桐树浓密的枝叶里,突然发出哀鸣似的短促而尖锐的叫声。这是蝉在安静的休息中,被夜间狂热的狩猎者绿色蝈蝈捉住而发出的哀号。
——法布尔《绿色蝈蝈》
题:这是《绿色蝈蝈》的开头部分,作者用了什么方法?起到什么作用?

不知什么时候,奶奶站在门口。她一定想说什么,可是,她没有说。这时,妈妈从柜子里拿出一铁盒糖果对我说:“不是妈妈不讲道理,你把这盒糖送给你的好朋友……那只羚羊,就是爸爸妈妈也舍不得送人啊!”我从妈妈的眼睛里看出了羚羊的贵重。她和爸爸一起看着我,像是在等待着什么。我知道事情已经无可挽回了,眼泪顺着脸颊流了下来。屋子里静极了。②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妈妈一边递过糖盒一边说:“您不知道那是多么名贵的木雕!”
——张之路《羚羊木雕》
题:划线①与②分别表现了奶奶什么样的心情?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暮色开始四合。在一片寂静中我伏在岩石上,恐惧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动弹。
——莫顿·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
题:结合原文从写景角度说说这个文段的作用

关于“微信”的主题阅读
【微信简介】
微信是腾讯公司推出的一款即时语音通讯软件,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平板和网页快速发送语音、视频、图片和文字。微信提供公众平台、朋友圈和消息推送等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摇一摇、搜索号码、附近的人、扫二维码方式添加好友和关注微信公众平台,同时微信帮用户将内容分享给好友以及将用户看到的精彩内容分享到微信朋友圈。截至2013年11月注册用户量已经突破6亿,日均活跃用户超过1亿,曾在27个国家和地区的App Store排行榜上排名第一,有消息称微信将对服务类公共账号收费。
【微信生活】
“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想必在7月22日上午经历过微信网络故障之后,人们对这句微信的广告语有了更深的体会。在长达数小时的故障期内,很多人在不停地用手机尝试登陆微信,因为他们发现自己与“小伙伴们”失去了联系;尽管传统通讯方式电话和短信平台全都畅通无阻,但他们似乎更习惯于通过微信“朋友圈”来跟朋友们互通有无。有句俏皮话说的是“这世界分为用微信和不用微信的人”,于是,越来越多的人主动或被动地加入到“用微信的人”的行列。
网络,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使“全民写作”真正成为可能,从博客到微博,再到微信,“写作”无时无处不在。短小迅捷的微博一度超越博客,成为风靡一时的网络交流平台,然而140个字的长度限制,似乎使微博更适合发布直截了当的观点和看法,却不适合“讲故事”和阐释意义。结合了即时通讯和图文共享功能的微信应运而生,大有后来居上之势。数据显示,现在全国的微信用户已突破4亿,专家预测,这个数据在本年底将达5亿。每天有大量的文字在微信朋友圈之间流传,不限体裁,不拘长短,或发布个人生活动态,或交流内心感悟,或转帖佳作段子,“奇文共赏之”。而这些作品在第一时间被朋友们读到,其影响在传播中不断扩大,微信写作已不容忽视。(节选自《中国经济网》)
【焦点访谈】
今年以来,通过微信犯罪的案例时有发生。据统计,从去年12月到今年2月,杭州警方共接到与微信有关的诈骗、盗窃案件近20起。 有网友就这样说,“微信微信,只能微微信。”一个个案例提醒人们,微信在给人们带来快乐和便利的同时,也可能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在使用时如何保护我们的个人信息不被泄露,保障我们的人身安全不被侵害,这是使用者、运营商和相关管理部门都要面对的新课题。(2012年12月10日——焦点访谈)
从“微信简介”、“微信生活”两部分中可以看出微信有什么优势?
分析文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阅读上述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微信拥有超过6亿用户,日均活跃用户超过1亿,在27个国家和地区的APP Store 排行榜上排名第一。
B.微信已经后来居上,超越微博成为最多人使用的网络交流平台。
C.如你所见,“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是指微信用户每天有大量的不限体裁、不拘长短的文字在朋友圈之间流传,或发布个人生活动态,或交流内心感悟,或转帖佳作段子。
D.只要有警察在,使用微信就不会有任何危险。

右图为微信开启页面,请结合材料探究其设计内涵。

在微信里,“摇一摇”能找到跟你同一时刻摇晃手机的人,如彼此愿意,就能加为好友相互聊天,如果你身边有人热衷于玩这样的游戏,结合“焦点访谈”,你会提什么建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