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分液:用分液漏斗分开汽油和植物油的混合溶液 |
B.测pH:将pH试纸插入某溶液中,变色后与比色卡对比,读取pH |
C.称量:用托盘天平准确称得(氢氧化钠固体+烧杯)总质量为25.56g |
D.取量:用规格为10mL的量筒量取8.0mL液体 |
江苏省“十二五”规划指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推动绿色增长”。下列做法有悖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是
A.应用高效洁净的能源转换技术,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
B.废电池集中填埋 |
C.多用电子邮件、MSN、QQ等即时通讯工具,少用传真打印机 |
D.在火电厂推广碳收集和储存技术 |
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C的原子序数的差为8,A、B、C三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A<B<C<D
B.非金属性:A>C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D<C
D.单质B常温下能溶于浓硝酸
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g)+3B(g) 2C(g)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单位时间生成n mol A,同时生成3n mol B
B.A、B、C的分子数比为1∶3∶2
C.A、B、C的浓度不再变化
D.C的生成速率与A的消耗速率相等
反应2A(g)+3B(g )=2C(g )+D(g )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如下,其中反应速率v最大的是:
A.v(A) =0.75mol/(L·s)B.v(B)=0.6mol/(L·s)
C.v(C)=1.0mol/(L·s) D.v (D) =0.8mol/(L·s)
已知某化学实验的结果如下表:
实验序号 |
反应物 |
在相同温度下测得的反 应速率v/mol·(L·min)-1 |
|
大小相同的金属片 |
酸溶液 |
||
1 |
镁条 |
1 mol·L-1盐酸 |
v1 |
2 |
铁片 |
1 mol·L-1盐酸 |
v2 |
3 |
铁片 |
0.1 mol·L-1盐酸 |
v3 |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v1>v2>v3 B.v3>v2>v1C.v1>v3>v2 D.v2>v3>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