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代表胃、小肠中有关消化液的成分及部分酶的最适PH,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消化液名称 |
PH |
消化液成分 |
胃 |
胃液 |
1—2 |
胃液(HCl) 胃蛋白酶(最适PH1.8左右) |
小肠 |
肠液、胆汁、胰液 |
7—8 |
NaHCO3,胆盐,多种酶如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等(最适PH8.0左右) |
A.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B.与无机催化剂比较,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且需要适宜条件
C.胃液中的胃蛋白酶会随着胃的排空进入小肠,胃蛋白酶进入小肠后,能将蛋白质分解
D.胃液中有大量的胃酸(HCl),它随胃的排空进入小肠后不会破坏小肠中酶的活性
动物A和B生活在同一环境中,现将它们置于某一相对独立的环境并通过实验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下图表示A、B在120d(d表示天)内的种群数量变化。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A作为被捕食者,营养级较低,所含总能量多且个体一般较小,故总个体数较多
B.B的突然增加,A会由于被大量捕食而减少,而后B由于缺乏食物也会减少
C.第17天时与第90天时由物种A到物种B的能量传递效率可能不同
D.在实验条件下两者分别在116天和120天后死亡,这种情况在自然条件下也是如此
将记录仪的两个电极分别放置在神经纤维膜外的a、c两点,c点所在部位的膜已被损伤, 其余部位均正常。下图是刺激前后的电位变化,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兴奋的产生与膜对Na+的通透性改变有关 |
B.被损伤部位c点的膜外电位为负电位 |
C.兴奋传到b点时记录仪的指针将向左侧偏转 |
D.结果表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形式传导 |
去除垂体后,大鼠淋巴细胞的数量和淋巴因子的活性明显下降。垂体、下丘脑与免疫细胞之间存在如下图所示的联系,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下丘脑神经细胞不具有内分泌功能 |
B.细胞X与Y的RNA不同 |
C.细胞Y的增殖能力大于X |
D.物质甲为淋巴因子 |
某生物兴趣小组完成对新鲜菠菜叶片进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由于各组操作不同,出现了以下四种不同的层析结果。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甲可能是因为研磨时未加入SiO2 |
B.乙可能是因为研磨时未加入CaCO3 |
C.丙可能误用蒸馏水做提取液和层析液 |
D.丁是正确操作得到的理想结果 |
利用外源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表达,可生产人类所需要的产品。下列各项中能说明目的基因完成了在受体细胞中表达的是
A.棉花二倍体细胞中检测到细菌的抗虫基因 |
B.酵母菌细胞中提取到人干扰素蛋白 |
C.山羊乳腺细胞中检测到人生长激素DNA序列 |
D.大肠杆菌中检测到人胰岛素原基因及其mR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