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正确的实验试剂或材料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相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选择0.5/mL的蔗糖溶液 |
| B.在“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实验中,使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测酒精 |
| C.在“观察动物细胞减数分裂”实验中,常选择动物卵巢组织为观察材料 |
| D.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可选用洋葱鳞片叶作为实验材料 |
某实验小组将玉米幼苗置于一密闭容器内,测定单位时间内温度对光合作 用和细胞呼吸的影响(用容器内CO2的变化量表示)。实验结果如下(“+”表示增加,“-”表示减少),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40 |
45 |
| 适宜光照 |
-12 |
-17 |
-23 |
-26 |
-35 |
-26 |
-24 |
-15 |
| 黑暗 |
+6 |
+11 |
+18 |
+25 |
+35 |
+40 |
+32 |
+20 |
A.由表中数据可知,光合作用酶和细胞呼吸酶的最适温度相同
B.在适宜光照下,35℃时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
C.由表可知,在适宜光照下,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温度是30℃
D.由表可知,适宜光照强度下,25℃时玉米幼苗单位时间固定的CO2量与35℃时相同
为研究高光强对移栽幼苗光合色素的影响,某同学用乙醇提取叶绿体色素,用石油醚进行纸层析,如图为滤纸层析的结果(I、Ⅱ、Ⅲ、Ⅳ为色素条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强光下的幼苗相比正常光照下的绿色更深 |
| B.强光照可能抑制叶绿素的合成,促进类胡萝卜素的合成 |
| C.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大小是I<Ⅱ<Ⅲ<Ⅳ |
| D.色素分离过程中如果滤液线触及石油醚,会缩短得到四条色素带的时间 |
某生物小组以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为材料设计了A、B、C、D四组实验。各组实验的温度、光照强度和CO2浓度等条件相同、适宜且稳定,每组处理的总时间均为135 s,具体处理方法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光照相同的时间,甲组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少于丙组
B.实验表明,光合作用的某些过程不需要光照,该过程发生于叶绿体基质
C.该实验表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与光反应无关
D.实验中叶绿体产生的ATP和[H]没有被光照时的暗反应全部消耗
荔枝叶片发育过程中,净光合速率及相关指标的变化如下表。叙述不正确是
| 叶片 |
发育情况 |
叶面积 (最大面积的%) |
总叶绿素含量 (mg/g·fw) |
气孔相对 开放度(%) |
净光合速率 (μmolCO2/m2·s) |
| Ⅰ |
新叶展开前 |
19 |
— |
— |
-2.8 |
| Ⅱ |
新叶展开中 |
87 |
1.1 |
55 |
1.6 |
| Ⅲ |
新叶展开完成 |
100 |
2.9 |
81 |
2.7 |
| Ⅳ |
新叶已成熟 |
100 |
11.1 |
100 |
5.8 |
注:“—”表示未测数据.
A.Ⅱ的净光合速率较低是因为叶绿素含量低、气孔相对开放程度小
B.将Ⅰ置于光温恒定的密闭容器中,一段时间后,其叶肉细胞中将开始积累酒精
C.将Ⅳ置于光温恒定的密闭容器中,一段时间后,其叶肉细胞中的ATP含量将降低
D.与Ⅲ相比,Ⅳ的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数量明显增多的结构是基粒
下图所示某阳生植物细胞在夏季晴天某一天内的光合作用过程中C3、C5化合物的数量变化。若第二天中午天气由光照强烈转向阴天时,叶绿体中C3含量的变化、C5含量的变化分别相当于曲线中的
| A.c→d段(X),b→c段(Y) | B.d→e段(X),d→e段(Y) |
| C.d→e段(Y),c→d段(X) | D.b→c段(Y),b→c段(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