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酵母菌研磨、离心分离后,得到上清液(只含细胞质基质)和沉淀物(只含细胞器),把等量的上清液、沉淀物和未离心处理的匀浆分别放入甲、乙、丙 3 支试管中(如右图所示),分别进行以下实验:向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加足够的等量的葡萄糖溶液,并通气,再向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加等量的荧光素和相关的酶(萤火虫尾部提取物),发光最强的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乙、丙发光强度相同 |
下列关于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该实验通过观察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量、分布等特点判断细胞所处分裂时期 |
B.无法看到一个细胞完整的细胞分裂过程,因为细胞在解离过程中死亡 |
C.如果该细胞的高尔基体不能发挥作用,则经过分裂后观察可以看到有多个细胞核 |
D.染色后盖上盖玻片后要用拇指挤压,目的是使染色更充分 |
图甲为细胞周期中每条染色体DNA含量的变化图,图乙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的模式图,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A.在de段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减半 |
B.图乙有8个DNA分子、8条染色体 |
C.细胞周期cd段可包括前期和中期 |
D.图乙细胞可能在图甲细胞的bc段发生了突变 |
如图表示环境因素对玉米光合速率的影响情况,据此分析,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M点前限制玉米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 |
B.与b点相比,a点时细胞中的C3含量较多 |
C.较长时间处于b点对应条件下时,细胞中的C5含量大于C3含量 |
D.图中信息显示,合理密植有利于提高玉米的光合速率 |
如图表示叶绿体中色素蛋白等成分在膜上的分布以及某些过程。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H2O→[H]+O2发生在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
B.ADP→ATP发生在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
C.图示的反应是光反应,场所是类囊体薄膜 |
D.暗反应中光能转化为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
下列关于叶绿体内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中需要加入SiO2进行研磨,以破碎细胞和叶绿体 |
B.在研磨过程中加入CaCO3的目的是防止叶绿素被破坏 |
C.纸层析法分离色素后在滤纸条上形成的4条色素带从上至下分别呈橙黄色、黄色、蓝绿色、黄绿色 |
D.色素带的宽度反映了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的大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