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用于鉴定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 |
| B.脂肪的鉴定实验中需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橙黄色的脂肪滴 |
| C.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要加入斐林试剂后要用酒精灯直接加热 |
D.用于 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要混合均匀,再加入含蛋白质的试管中,且现配现用 |
某兴趣小组将生物园里的二倍体黄瓜的雌花分四组,处理方法如下表。其中最可能获得二倍体无籽黄瓜的处理()
| 组别 |
甲 |
乙 |
丙 |
丁 |
| 处理 |
自然 状态 |
开花后,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柱头。 |
开花前套上纸袋,开花后,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柱头,然后再套上纸袋。 |
开花前套上纸袋,开花后,用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柱头,然后再套上纸袋。 |
| 注:黄瓜是雌雄异花植物 |
A.乙组 B.乙组和丙组 C.丙组 D.丙组和丁组
侧芽部位的生长素浓度总是高于顶芽,但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仍大量积于侧芽部位,这是因为生长素的运输方式属于()
| A.自由扩散 | B.主动运输 | C.协助扩散 | D.渗透作用 |
用燕麦胚芽鞘及幼苗⑦⑧进行如下实验,一段时间后,会引起弯曲现象的是(→表示单侧光)()
| A.②⑤⑦ | B.①②③⑤⑧ | C.①③④⑥⑦ | D.②⑤⑧ |
下列有关突触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突触前膜与后膜之间有间隙 |
| B.兴奋由电信号转变成化学信号,再转变成电信号 |
| C.兴奋在突触处只能由前膜传向后膜 |
| D.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步的 |
人工方法获得无籽番茄的措施是()
| A.在传粉后的雌蕊柱头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 |
| B.开花后,在柱头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 |
| C.开花后去掉雄蕊,在柱头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 |
| D.在花蕾期,去掉雄蕊,在柱头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