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图所示某化合物的结构式,据图回答:

(1) 该化合物有      个氨基和        个羧基。
(2)该化合物是由        个氨基酸失去     分子水而形成的,水分子中的氧来自于        ,氢来自于       ,这样反应后,形成的结构—CO—NH—叫做________ ,此化合物共有   个这样的结构,该化合物叫      肽。
(3) 该化合物有        种氨基酸构成,造成氨基酸种类不同的原因是         不同。
(4)请写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在G蛋白偶联受体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G蛋白偶联受体调控着细胞对激素、神经递质的大部分应答。下图甲表示胰岛细胞膜内侧的G蛋白与神经递质受体结合,形成G蛋白偶联受体后被活化,进而引起细胞内一系列代谢变化。图乙为胰岛素在血糖调节中的作用机理模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甲中神经递质是由细胞分泌的,图中“功能蛋白A”的生物效应是促进___________的合成和分泌。参与上述运输和分泌过程的细胞器有
过程①需要细胞质为其提供__________作为原料,参与②过程的RNA有
(2)图乙示过程反映胰岛素降血糖的生物效应主要表现为。下丘脑对胰岛细胞分泌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相应的激素名称)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调节过程中下丘脑释放的信号分子是_____________。
(3)Ⅰ型糖尿病是由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为探究桑叶提取液对患有糖尿病的大鼠降低血糖的效果,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现请你把实验报告补充完整。
①材料与药剂:生理状况相同的健康大鼠20只、桑叶提取液、蒸馏水,血糖测定仪,链脲佐菌素溶液(可破坏胰岛B细胞,诱发糖尿病)。
②实验步骤:
ⅰ.取20只健康大鼠,注射__________________,制备成实验性患有糖尿病的大鼠,并随机均分成甲组和乙组;
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给甲组每只大鼠灌喂桑叶提取液2mL/d,给乙组每只大鼠___________,连续灌喂4周。期间各组大鼠均饲喂普通饲料,自由饮食;
ⅳ.4周后,用血糖测定仪测定各组大鼠的血糖浓度,并进行对比分析。
③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数量
实验开始时(mmol/L)
给药4周后(mmol/L)

10
18.62±3.08
10.12±2.65

10
19.46±3.98
19.00±2.70


④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类的遗传病有常染色体显或隐性遗传病、伴性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回答以下问题:

(1)上图是一种常染色体遗传病的系谱图,且Ⅱ-3不含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
①该家族所患的是一种常染色体_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遗传病。II-4与
II-6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________。
②假如自然人群中该遗传病的发病率为1/100,那么Ⅲ-9与一位正常男性婚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为________。
(2)克氏综合症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患者性染色体为XXY。对一位克氏综合症个体的染色体进行检查时得知其两条X染色体分别来自外祖父和外祖母,说明形成该克氏综合症个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自然环境因泥石流而遭到破坏,若干年后在人为干预下,又恢复了盎然生机。假定某种群当年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图1为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2为该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图1曲线所示在a点之前种群数量的变化为增长。在a~d时间段中种群数量最多的是在______点,该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呈__________型,种群增长率在________段最大。e点种群数量比d点_________。曲线中d~e段变化表明该生态具有_______________能力,它的基础是__________。
(2)根据图2所示的能量流动图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W1=D1+D2
B.初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为 (A2+B2+C2)
C.由生产者到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D2/D1
D.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可表示为(A1+B1+C1+A2+B2+C2+D2)

(3)若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为M,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R,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为N,则该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可表示为

将一小株绿色植物放入一个三角瓶中.如图1所示,在瓶内放置一个测定CO2浓度的传感器,将瓶口用橡胶塞塞上,传感器的另一端与计算机连接,以监测一段时间瓶内CO2浓度的变化,测得系统的呼吸速率和光合速率变化曲线如2图所示。图3所示为25℃时,a、b两种植物CO2吸收量随光照强度的变化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3
(1)图1中,将18O2放入该三角瓶中,放射性元素(能或不能)出现在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的CO2中。测定该植物的光合速率可以为指标。
(2)图2中,如果在密闭容器中充满N2与CO2,9~10h间,光合速率迅速下降,推测最可能发生变化的环境因素是;10h时不再产生ATP的细胞器是;若此环境因素维持不变,容器内的O2含量将逐渐下降并完全耗尽,此时另一细胞器即停止ATP的合成,成为ATP合成的唯一场所。
(3)图3中,对于b植物,假如白天和黑夜各12小时,平均光照强度在Lx以上植物才能生长。对于a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最适温度为25℃和30℃。若使温度提高到30℃(其他条件不变),图中P、M点移动方向为:P,M

回答基因工程中的有关问题:
Ⅰ.限制酶是基因工程中的重要工具酶,下表中列出了几种限制酶识别序列及其切割位点,图甲、图乙中箭头表示相关限制酶的酶切位点。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图甲所示的质粒分子经Sma Ⅰ切割前后,分别含有_______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2)与只使用EcoR I相比较,使用BamH Ⅰ和Hind Ⅲ两种限制酶同时处理质粒、外源DNA的优点在于可以防止
Ⅱ.原核生物(如大肠杆菌)是基因工程中较理想的受体细胞,它们具有一些其他生物没有的特点:①繁殖快②多为单细胞③______________等优点.大肠杆菌细胞最常用的转化方法是:首先用_________处理细胞,使之成为____________细胞,然后完成转化.
Ⅲ.植物基因工程中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最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且一般将目的基因插入Ti质粒的____________中形成重组Ti质粒,这样可将目的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上,科学家发现:这样得到的转基因植株,其目的基因的传递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则该转基因植株一般为杂合子。若要避免基因污染,一般需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__________DNA中。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