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分析下列图形中各细胞内染色体的组成情况,并回答相关问题。

(1)一般情况下,一定属于单倍体生物体细胞染色体组成的图是           
(2)图C中含   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含      条染色体,由C细胞组成的生物体可育吗?       为什么?                                
如何处理才能产生有性生殖的后代?                                 。             
(3)对于有性生殖生物而言,若由         发育而来,由B细胞组成的生物体是二倍体;若由          发育而来,由B细胞组成的生物体是单倍体。
(4)假若A细胞组成的生物体是单倍体,则其正常物种体细胞内含      个染色体组。
(5)基因型分别为AAaBbb、AaBB、AaaaBBbb及Ab的体细胞,其染色体组成应依次对应图A~D中的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现代生物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小组同学为了调查湖水中细菌的污染情况而进行了实验。实验包括制备培养基、灭菌、接种及培养、菌落观察计数。请回答与此实验相关的问题。
(1)培养基中含有的蛋白胨、淀粉分别为细菌培养提供了____和______。除此之外,培养基还必须含有的基本成分是_____和______。
(2)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应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
(3)为了尽快观察到细菌培养的实验结果,应将接种了湖水样品的平板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培养的温度设定在37℃。要使该实验所得结果可靠,还应该同时在另一平板上接种______作为对照进行实验。
(4)培养20小时后,观察到平板上有形态和颜色不同的菌落,这说明湖水样品中有_____种细菌。一般说来,菌落总数越多,湖水遭受细菌污染的程度越_______。

研究人员成功地从土壤中筛选到能产生纤维素酶的微生物请就如何从土壤中获得纤维素分解菌回答以下问题。
(1)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认为它至少包括三种组分,即C1酶、CX酶和____酶。
(2)若获得纯净的菌株,常采用平板划线的方法进行接种,此过程所用的接种工具是_________,操作时采用_______灭菌的方法。
(3) 可以与纤维素等多糖形成红色复合物,但并不与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发生这种反应。常用的染色法有两种:第一种是先培养微生物,再加入染色剂进行颜色反应;第二种是在倒平板时就加入染色剂。_______(第一种、第二种)方法会使菌落之间发生混杂。
(4)如果观察到产生_______的菌落,说明可能获得了纤维素分解菌。为了确定是纤维素分解菌,还需要进行_______的实验。纤维素酶的测定方法一般是采用对纤维素酶分解滤纸等纤维素后所产生的_______进行定量的测定。

回答下列关于腐乳和果酒制作的问题:
(1)腐乳是豆腐经微生物发酵后制成的食品。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该发酵过程,其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________ ,其产生的蛋白酶可将豆腐中的蛋白质水解为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腐乳制作的后期可加入由酒和多种香辛料配置而成的卤汤。卤汤具有一定的________,还能使腐乳具有独特的风味。
(3)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________,利用酵母菌制作果酒的原理的反应式:____________
(4)利用玻璃瓶进行果酒发酵时,发酵液不能超过玻璃瓶容积的2/3,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5)在下图中用曲线表示在发酵阶段酵母菌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情况。

科学家仅使用小分子化合物的组合对体细胞进行处理,成功地将已高度分化的小鼠成纤维上皮细胞诱导成多潜能干细胞,并将其命名为化学诱导的多潜能干细胞(GiPS细胞)。下图是利用GiPS细胞对镰刀形细胞贫血症小鼠进行基因治疗的技术流程:

请据图回答:
(1)过程①中若用传代培养的细胞应不超过10代,以保证细胞的__________不发生变化。
(2)科学家用小分子化合物的组合对小鼠成纤维上皮细胞进行处理,促使已经分化的成纤维上皮细胞“重新编程”产生GiPS细胞,这些GiPS细胞与囊胚中__________细胞性质相同。
(3)过程③中,导入的重组质粒中调控目的基因表达的组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是鉴别和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
(4)若利用GiPS细胞诱导分化形成______________,再经_________________技术,可较容易得到高等动物的体细胞克隆个体。
(5)GiPS细胞经过体外诱导分化,可以培育出人造组织器官。图中培育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回该小鼠体内与异体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相比,最大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原创)在转B基因(B基因控制合成毒素蛋白B)抗虫棉商品化的同时,棉虫对毒素蛋白B产生抗性的研究也正成为热点。请分析回答:
(1)棉虫对毒素蛋白B的抗性增强,是在转B基因抗虫棉的选择作用下,棉虫种群中抗B基因的结果。为减缓棉虫种群对毒素蛋白B抗性增强的速度,可以在抗虫棉田区间隔种植
(2)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剂(由D基因控制合成)可抑制昆虫肠道内蛋白酶活性,使害虫减少进食而死亡。研究者将同时含B基因和D基因的__________________导入棉花细胞中,获得转基因棉。与只转入B基因的转基因棉相比,棉虫种群对此转基因棉抗性增强的速度减缓。
(3)从防止抗虫基因通过花粉扩散至其他近缘植物中,提高转基因植物安全性,理论上可将抗虫基因转入棉花细胞的(选填选项前的符号)。
a.细胞核 b.叶绿体 c.线粒体 d.核糖体
(4)棉花短纤维由基因A控制,研究者获得了多个基因型为AaBD的短纤维抗虫棉植株。其中B基因和D基因始终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减数分裂时不发生交叉互换。
①植株I相关基因位置如图1,该植株自交,F1中长纤维不抗虫植株的基因型为,能够稳定遗传的长纤维抗虫植株的比例是

②植株II自交,F1性状分离比是短纤维抗虫:长纤维不抗虫3:l,则植株II中B基因和D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填图2中编号)。
③植株III自交,F1性状分离比是短纤维抗虫:短纤维不抗虫:长纤维抗虫=2:1:1,则植株III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