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分)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同学们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⑴其中有一个可折转的光屏,这个光屏在实验中除了能呈现光外,另一个重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⑵如果让光线逆着原反射光线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原入射光线方向射出,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_ .
⑶小明中实验时将纸板A向后折,_____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为研究物体在液体中所受向上的力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方案进行实验。小明用弹簧测力计将一圆柱体悬挂在空容器中,如图,此时测力计示数为 .然后逐次向容器中注入液体 ,并将圆柱体下表面到液面的距离 、相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 、 与 的差值△ 记录在表一中。为进一步探究,小明换用液体 重复实验,并将数据记录在表二中。(液体 、 密度分别为 、 ,且
表一:(液体
实验序号 |
(厘米) |
(牛 |
△ (牛 |
1 |
3.0 |
8.5 |
1.5 |
2 |
6.0 |
7.0 |
3.0 |
3 |
9.0 |
5.5 |
4.5 |
4 |
12.0 |
5.0 |
5.0 |
表二:(液体
实验序号 |
(厘米) |
(牛 |
△ (牛 |
5 |
3.0 |
8.8 |
1.2 |
6 |
6.0 |
7.6 |
2.4 |
7 |
9.0 |
6.4 |
3.6 |
8 |
12.0 |
6.0 |
4.0 |
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与3(或5、6与 数据中 和 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一物体在同一种液体中, 。
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2与3(或5、6与 的数据中△ 和 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一物体在同一种液体中, 。
③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5(或2、6,或3、 的数据中△ 和 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一物体在 。
④实验中圆柱体的重力为 牛,高度为 厘米。
小华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实验,现有电源(电压为3伏保持不变)、电流表、电压表、电键和待测电阻 各一个,三个滑动变阻器(分别标有"5欧2安"字样、"10欧2安"字样、"50欧1安"字样),以及导线若干。小华选择其中一个滑动变阻器,正确连接电路,进行实验。实验中,当滑动变阻器滑片 在中间区域某位置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指针位置如图(a)、(b)所示,小华记录第一组数据;然后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 ,在电压表指针自图(a)位置转过两小格时记录第二组数据,此时电流表、电压表指针偏转角度相同;接着继续操作完成实验。
①实验中电压表所选的量程为 伏。
②判断实验中电流表所选的量程。 (需要写出计算过程)
③小华的第二组数据中,电压、电流及计算出的待测电阻 的阻值是 。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所选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 ,以保证像成在光屏中央。移动光屏至图所示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像是 的(选填"放大"或"缩小" ,烛焰离凸透镜的距离 10厘米(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
在"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的实验中,用量筒测物体的 ,在"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实验中,测量物体重力前,应先将弹簧测力计自然悬挂,观察指针是否指在 刻度线上。"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原理是 。
六一儿童节,小明的爷爷特制了三个大小不同、外观镀有相同颜色的实心金属球,并在球上刻有对晚辈祝福的话,要分别送给小明和他的两个妹妹。爷爷对小明说,三个小球中两个材质相同的送给妹妹,另一个材质不同的送给小明,要小明自己想办法找出。请你设计实验,帮助小明找出这个小球。
(1)实验器材: ;
(2)实验步骤: 。
(3)实验结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