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中""和"
"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每3 物质Ⅰ与1 物质Ⅱ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 物质Ⅲ |
B. | 每3个物质Ⅰ分子与1个物质Il分子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个物质Ⅲ分子 |
C. | 每3万个物质Ⅰ分子与1万个物质Ⅱ分子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万个物质Ⅲ分子 |
D. | 每3 个物质Ⅰ分子与 个物质Ⅱ分子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 个物质Ⅲ分子 |
刚学化学的兰兰对下列常见现象进行分析,她想其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煮饭前用水洗一洗米 | B.冰箱中放入木炭后,异味消失 |
C.自行车轮胎在烈日下爆裂 | D.食物变质 |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M、N、Q、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不正确的是
物质 |
M |
N |
Q |
P |
反应前质量(g) |
18 |
1 |
2 |
32 |
反应后质量(g) |
X |
26 |
2 |
12 |
A.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B.X的值为l3
C.反应中N、P的质量比为5:4D.物质Q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在锥形瓶甲中放入10g块状纯净的碳酸钙,在锥形瓶乙中放入10g粉末状纯净的碳酸钙,分别同时加入足量同浓度的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下列图中对该实验产生气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描述合理的是
下列除去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合理的是
混合物 |
试剂或方法 |
|
A |
CuO(C) |
隔绝空气加强热 |
B |
CO(CO2) |
将混合气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
C |
CO2(CO) |
点燃混合气体 |
D |
N2(O2) |
通过灼热的铜丝网 |
只用一种试剂,一次性验证铜、铁、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该试剂是
A.Cu(NO3)2溶液 | B.Fe(NO3)2溶液 | C.AgNO3溶液 | D.稀盐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