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5H11Cl,分析数据表明:分子中有两个 —CH3、两个 —CH2—、一个
和一个 —Cl,它的可能的结构有几种(本题不考虑对映异构体)
| A.2 | B.3 | C.4 | D.5 |
有关苯分子中的化学键描述正确的是
| A.每个碳原子的sp2杂化轨道中的其中一个形成大π键 |
| B.每个碳原子的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形成大π键 |
| C.碳原子的三个sp2杂化轨道只形成两个σ键 |
| D.碳原子的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与其它形成σ键 |
氨气分子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形,而甲烷是正四面体形,这是因为
| A.两种分子的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不同,NH3为sp2型杂化,而CH4是sp3型杂化。 |
| B.NH3分子中N原子形成三个杂化轨道,CH4分子中C原子形成4个杂化轨道。 |
| C.NH3分子中有一对未成键的孤对电子,它对成键电子的排斥作用较强。 |
| D.氨气分子是极性分子而甲烷是非极性分子。 |
膦(PH3)又称磷化氢,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有大蒜臭味的有毒气体,电石气的杂质中常含有磷化氢。它的分子构型是三角锥形。以下关于PH3的叙述正确的是
| A.PH3分子中有未成键的孤对电子 | B.PH3是非极性分子 |
| C.PH3是一种强氧化剂 | D.PH3分子的P-H键是非极性键 |
对充有氖气的霓虹灯管通电,灯管发出红色光。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 A.电子由激发态向基态跃迁时以光的形式释放能量 |
| B.电子由基态向激发态跃迁时吸收除红光以外的光线 |
| C.氖原子获得电子后转变成发出红光的物质 |
| D.在电流的作用下,氖原子与构成灯管的物质发生反应 |
某元素的原子最外电子层排布是5s25p1,该元素或其化合物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 A.该元素单质是导体 | B.该元素单质在一定条件下能与盐酸反应 |
| C.该元素的氧化物的水合物显碱性 | D.该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呈+5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