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探究某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两同学分别取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盐酸100g,甲同学向其中加入氧化铜8g,反应结束后观察到固体全部消失;乙同学向其中加入氧化铜16g,反应结束后观察到固体有剩余。下列有关实验的推断正确的是 ( )
A.反应后乙同学所得溶液中一定不含盐酸 |
B.反应后向甲同学所得的溶液中滴加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一定会有蓝色沉淀生成 |
C.反应后甲、乙两同学所得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
D.原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7.3%小于14.6% |
空气中含量最多且性质很稳定的是
A.氧气 | B.氮气 | C.稀有气体 | D.二氧化碳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燃放烟花、爆竹产生的物质会对空气造成污染 |
B.电解水可以得到氧气,是因为水中含有溶解的氧气 |
C.电解水制取氢气要消耗大量的电能,应该寻找更好的方法使水分解出氢气 |
D.任意排放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滥用化肥和农药都会导致水体污染 |
E、原子的质量几乎都集中在原子核中 。
F、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变成离子,但离子不能变成原子。
G、原子、分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H、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改变。
I、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相对分子质量为44。
为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燃烧匙内装有红磷,若测定结果比实际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偏低,下列原因分析不可能的是………()
A.装置气密性不好 | B.红磷太多 |
C.红磷太少 | D.实验后集气瓶内温度没有冷却到室温 |
下面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示意图,据此分析错误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变化 |
B.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过程 |
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
D.示意图中的各物质均属于化合物 |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
B.某氢原子只由1个质子和一个电子构成,当它失去电子后,不可能形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 |
C.海水、湖水是混合物,氢气燃烧生成的水是纯净物 |
D.氢气燃烧生成水是化合反应,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分解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