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和数字填空
(1)三个铁原子 ;
(2)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 ;
(3)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 ;
(4)四个二氧化碳分子 。
(1)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华同学设计了如图15甲所示的实验方案:在一个隔热效果良好的容器上方安装一个可自由上下移动的活塞(活塞质量忽略不计,起始位置在5刻度处)。加热容器,使白磷燃烧。待反应完全,容器冷却至室温后,活塞最后停在刻度处。有位同学用木炭取代白磷来进行实验,结果实验失败,请你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是。
(2)为证明CO2能与NaOH溶液反应,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15乙所示的实验方案:从左端导管处通入CO2气体,若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证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小军同学认为也可通过向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生成物中加入一种试剂的方法来证明,他加入的这种试剂可能是____________。
家庭厨房实际上就是一个化学世界。“柴、米、油、盐、酱、醋、糖”等都是化学物质。请根据你所掌握的化学知识,结合厨房中的常用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1)食盐是厨房中最重要的调味品,如果食盐中不加碘,则碘缺乏地区的人可能会患
(2)为了全民的健康,我国推广使用强化铁酱油,这里的“铁”指的是。(填“单质”、“元素”或“原子”);
(3)餐具上的油污用加入洗洁精的水更易洗净,原因是。
(4)当人们有胃酸过多的病症时,可用小苏打治疗。请写出其化学方程式
。
(5)白糖和红糖的主要成分都是蔗糖(C12H22O11)。用可将红糖脱色变成白糖,
这利用了该物质的性;
小明设计了如图14所示的装置A、B进行趣味实验。
(1)使用装置A进行实验时,将滴管中的物质加入到锥形瓶中,发现气球鼓起来。请你任意写出符合实验现象的锥形瓶中物质与滴管中物质的一种组合;
(2)使用装置B进行实验时,将滴管中的物质加入到锥形瓶中,发现气球也鼓起来。请你推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为(写出一个即可);
(3)请你说出装置A、B中气球都能鼓起来的共同原理是。
小强同学分别取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大小、形状都相同的某种金属X、Al、Cu 进行实验,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Al |
X |
Cu |
||
现象 |
开始时 |
几乎无气泡产生 |
产生气泡速度慢 |
无气泡产生 |
一段时间后 |
产生气泡速度快 |
产生气泡速度慢 |
无气泡产生 |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开始时,铝表面几乎无气泡产生的原因是。
(2)Cu表面始终无气泡产生的原因是。
(3)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4)如果金属X的活动性比铁弱,且金属X与稀盐酸反应后生成易溶于水的XCl2。向只含有XCl2、CuCl2两种溶质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是(用离子符号表示)。
(3分)下表列出了部分人体中含量较多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H |
O |
Na |
Mg |
Cl |
K |
Ca |
![]() |
(1)属于第二周期的元素是。
(2)Mg2+的核外电子数为。
(3)金属钠、钾的化学性质有许多相似之处,其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