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它们在不同的反应中表现出各自的性质。下列实验现象和结论一致且正确的是
| A.加入有色布条,一会儿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溶液中有Cl2存在 |
| B.溶液呈浅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有Cl2分子存在 |
| C.氯水滴在PH试纸上,一段时间后将观察到试纸变红,说明H+存在 |
| D.加入NaOH溶液,氯水浅黄绿色消失,说明有HClO分子存在 |
将下列固体混合物溶于足量蒸馏水中,既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又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 A.NaNO3、NaHSO4、CH3COONa |
| B.MgSO4、AlCl3、NaAlO2 |
| C.Ba(NO3)2、FeSO4、NH4HSO4 |
| D.Na2SO3、Na2SO4、BaCl2 |
把a L含(NH4)2SO4和NH4NO3的混合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用b mol烧碱刚好把NH3全部赶出,另一份与BaCl2溶液完全反应,消耗c mol BaCl2,则原溶液中的NO-3物质的量浓度为( )
向稀硫酸中加入铜粉不发生反应,若再加入某种盐,则铜粉可以逐渐溶解。符合此条件的盐是( )
| A.NaNO3 | B.KCl |
| C.ZnSO4 | D.Fe2(SO4)3 |
为了客运安全,下列物质从化学性质上判断,由于易燃、易爆不能带上火车的是( )
①硝酸铵 ②硫酸铵 ③氯化钾 ④过磷酸钙 ⑤氯酸钾⑥硝酸钾 ⑦白磷 ⑧汽油
| A.①②④⑥⑧ |
| B.①⑤⑥⑦⑧ |
| C.①③⑥⑦⑧ |
| D.①②⑤⑦⑧ |
铁或铝能在冷的浓硝酸中发生“钝化”,这是利用浓硝酸的( )
| A.强酸性 |
| B.强氧化性 |
| C.不稳定性 |
| D.挥发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