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切片,当用低倍物镜看清楚后,转换成高倍物镜,却看不到或看不清原来观察到的物体,可能的原因是( )
A.物体不在视野中央 | B.临时装片制作时未加盖盖玻片 |
C.高倍物镜与低倍物镜的焦距不在同一平面 | D.玻片标本未用压片夹压住 |
下图为转基因抗病香蕉的培育过程示意图。其中PstⅠ、SmaⅠ、EcoRⅠ等为相应限制性内切酶的切点,同时质粒中含有卡那霉素的抗性基因(Kanr)。以下有关培育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过程为脱分化,细胞数目不变 |
B.①②过程需要激素支持,但不需要二氧化碳培养箱 |
C.在含抗病基因的DNA和质粒中,可能不只含有1个PstⅠ限制酶的识别序列 |
D.用含卡那霉素的培养基培养香蕉组织块时,导入普通质粒的组织细胞也能存活 |
动物细胞培养是动物细胞工程的基础,如图所示,a、b、c表示现代生物工程技术,①②③表示其结果,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a是核移植技术,后代不发生基因重组和变异 |
B.若b是体外受精技术,②的设计产生可能有伦理争议 |
C.若c是胚胎分割技术,③中个体的产生实质上就是克隆 |
D.图中所示的三项技术属于动物细胞工程和胚胎工程 |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马里奥·卡佩基等三位科学家创造了“基因敲除”的方式:用外源基因整合到小鼠胚胎干细胞的DNA 同源序列中,使某一个基因被取代或破坏而失活,形成杂合体细胞。然后将“修饰”后的胚胎干细胞植入小鼠的早期胚胎,生成嵌合体小鼠。科学家已经利用上述技术成功地把人类囊肿性纤维化病的致病基因移植到小鼠身上,培育出了患囊肿性纤维化病的小鼠。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这种嵌合体小鼠长大后体内存在外源基因,而且可能会遗传给后代 |
B.在基因敲除中需要用到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等 |
C.通过“基因敲除”方式导致的变异类型属于基因突变 |
D.基因敲除技术有利于人类对某些遗传因素引发的疾病进行研究 |
2010年5月20日,美国生物学家克雷格·文特尔宣布在实验室中制造出生命细胞。克雷格·文特尔将一种成为丝状支原体的微生物DNA进行重塑,并将新的DNA片段“粘”在一起,植入另一种细菌中。新的生命由此诞生。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人造细胞,我们称它为“人造儿”,因为这个细胞的遗传物质完全来自合成的DNA。下列关于“人造儿”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人造儿”没有细胞核
B.“人造儿”的DNA在自然界中可能不存在
C.“人造儿”不会衰老、死亡
D.“人造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与其他细胞没有差异
关于体外受精技术叙述正确的是( )
A.获取的精子经获能后才能进行体外受精 |
B.采集的卵母细胞应立即与精子共同放入培养液中才能形成受精卵 |
C.精子和卵细胞受精形成受精卵后即可移入母体子宫 |
D.精子与卵子相遇后,会发生顶体反应,防止多精入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