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内两类生物大分子的元素组成、结构形成及其功能如下图:
(提示图中C2→C3→ 表示遗传信息在细胞中的传递方向,从而控制A的合成。)
⑴ 图中X、Y分别代表哪些元素:X是 ;Y包括 。
⑵ 由a形成A的化学反应称为 反应。
⑶ A1至A5功能不同,从A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
⑷ C2主要分布于在真核细胞的 中,C3分子的名称 。
下图为淋巴细胞的分化及免疫示意图,请分析:
(1)请写出细胞的名称:“1”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
(2)反应阶段为_______________。(填写图中序号)
(3)“7”物质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参与该物质合成和分泌的细胞器是_______ ,“4”细胞还能分泌另一类免疫活性物质________________。
(4)当用同一抗原刺激“5”时,“5”就会___________,形成大量的____________,产生更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是某淋巴细胞,膜外颗粒状物质为抗体。据图回答:
![]() |
(1)这是_____________细胞。
(2)抗体从开始合成到分泌出细胞,经过的细胞结构顺序是(填标号) ___________ 。
抗体的分泌以小泡形式转变说明细胞的各种结构具有 ____________ 。
(3)在分泌抗体时要消耗由[ ]_____________提供的能量。
(4)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效应属于_____________免疫。
(5)若该抗体是单克隆抗体,则该细胞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中,应用的动物细胞工程技术手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学家在研究中发现,给动物注射促甲状腺激素后最终导致下丘脑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减少。但是不知是促甲状腺激素直接对下丘脑进行的反馈调节,还是通过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进行的反馈调节。探究实验如下:
(一)实验假设: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
(二)材料用具:实验动物、可能用到的试剂、药品、手术器械等。
(三)实验思路:
(1)将实验动物均分为A、B两组,A为实验组,B为对照组,并测定两组动物血液中的含量。
(2)用手术器械将A组动物的器官切除,B组不做处理。
(3)对组动物注射。
(4)一段时间后,测量A、B两组动物血液中的含量。
(四)实验结果:若,则假设成立。
糖浓度是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多种激素参与血糖浓度的调节。
(1)左图中,三条曲线分别表示进食后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相对含量的变化。其中表示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变化
趋势的是曲线,表示健康人胰
高血糖素变化趋势的是曲线。
(2)正常的健康人进食后,血糖最主要的去路是,
而糖尿病人进食后,血糖除了正常去路以外,还出
现了 ______________现象。
(3)糖尿病人主要的病因是。
(4)与胰岛素起拮抗作用的激素是。
(5)血糖除了受到激素的调节,还受到神经的调节,调节血糖的部位是。
(6)体检时,测量血糖应在空腹时进行,其生理学理。
回答下列题:
Ⅰ.下图为人体神经元细胞模式图,据图回答:
(1)[4]_________的形成主要由[ ]__________(细胞器)完成,④中的物质⑤的释放需通过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_作用来实现。
(2)若刺激A点,图中电流计将偏转________次。
(3)若抑制该细胞的呼吸作用,发现神经纤维在一次兴奋后,其细胞膜不能再恢复到
外正内负的状态,这说明神经元在恢复到静息状态时,其带电离子通过细胞膜的方式为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