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果蝇、小鼠等生物由于其繁殖力强、性状多样而成为遗传学研究的常用材料,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Ⅰ1917年,布里奇斯发现了一种翅膀后端边缘缺刻(缺刻翅)的红眼雌果蝇.并用这种果蝇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⑴其它实验证实,控制翅型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假设缺刻翅是由X染色体上控制翅型的基因发生突变引起的,与正常翅是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如果缺刻翅由隐性基因控制,则后代中不应该有              (2分)果蝇出现;如果缺刻翅是由显性基因控制,则后代中应该有          果蝇出现。
⑵从果蝇的眼色性状分析,后代雌蝇有两种表现型,说明雌性亲本产生了     种类型的配子。理论上讲如上图所示的实验,子代应该有       种类型。
Ⅱ科学家在研究黑腹果蝇时发现,刚毛基因(B)对截刚毛基因(b)为显性。刚毛基因(B)对截刚毛基因(b)为显性。若这对等位基因存在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则刚毛雄果蝇可表示为XBYB或XBYb或XbYB;若仅位于X染色体上,则只能表示为XBY。现有纯合的刚毛雌、雄果蝇个体和截毛雌、雄果蝇个体若只(雌雄均可育),利用一次杂交实验来推断这对等位基因是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还是仅位于X染色体上。
请完成推断过程:
①实验方法:首先选用                          (2分)作亲本进行杂交
②预测结果:
若子代雄果蝇表现为                       (2分),则此对基因位于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
若子代雄果蝇表现为                       (2分),则此对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
③雌雄果蝇刚毛基因和截刚毛基因的遗传遵循                   定律
Ⅲ 下面是不同鼠种的毛色及尾长性状遗传研究的几种情况,在实验中发现有些基因有纯合致死现象(在胚胎时期就使个体死亡)。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甲种鼠的一个自然种群中,体色有黄色(Y)和灰色(y),尾巴有短尾(D)和长尾(d)。任意取雌雄两只黄色短尾鼠经多次交配,F1的表现型为:黄色短尾:黄色长尾:灰色短尾:灰色长尾=4:2:2:1。则该自然种群中,黄色短尾鼠的基因型可能为______________;让上述F1代中的灰色短尾雌雄鼠自由交配,则F2代中灰色短尾鼠占______________。
(2) 乙种鼠的一个自然种群中,体色有三种:黄色、灰色、靑色。其生化反应原理如下图所示。已知基因A控制酶1的合成,基因B控制酶2的合成,基因b控制酶3的合成(基因B能抑制基因b的表达。纯合aa的个体由于缺乏酶1使黄色素在鼠内积累过多而导致50%的个体死亡。分析可知:

黄色鼠的基因型有______种,两只青色鼠交配,后代只有黄色和青色,且比例为1:6,则这两只青色鼠其中一只基因型一定是________。让多只基因型为AaBb的成鼠自由交配,则后代个体表现型比例为黄色:青色:灰色=____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现代生物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 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表示在适宜的CO2浓度等条件下,分别测得的1小时内不同温度对某植物在适宜的光照条件下CO2吸收量。图中实线所示,和黑暗条件下CO2释放量(图中虚线所示)的影响曲线,请据图分析并回答相关问题。

(1)当温度低于20℃,该植物在光照下CO2的吸收量随温度升高而逐渐增加的原因是
(2)20℃时,1小时内该植物产生有机物比30℃时 (“多”、“少”、“相等”),35℃时,1小时内该植物的光合作用实际吸收CO2 mg。
(3)当光照强度减弱,图中A点应 移(“左”、“右”、“不”)。
(4)温度为45℃时,叶肉细胞内产生[H]的细胞结构是

下面是某研究小组以番茄为材料所做的相关实验及其结果,请回答相关问题。

(1)由甲图可推知,与M点相比,N点限制单株光合强度的外界因素有__________
(写出两种),甲实验结果给我们的启示是,在栽培农作物时要注意________________。
(2)测得该植物一昼夜的O2净释放量为300mg,图乙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O2释放量__________(从“大于、等于、小于”中选填)300mg。假设该植物在24小时内呼吸速率不变,则该植物一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O2总量是 mg。若适当增加植物生长环境中CO2的浓度,图乙中的B点将向 (左/右)移动。在生产实践中,常采用施用农家肥的方法促进植物生长,其原理
(3)将对称叶片上侧遮光下侧曝光(如图丙),并采用适当的方法阻止两部分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转移。在适宜光照下照射12小时后,从两侧截取同等面积的叶片,烘干称重,分别记为a和b(单位:g)。则(b-a)所代表的是12小时内下侧截取叶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 。(填总量/净量)

为了探究外界因素与蜜柑光合作用速率之间的关系,实验人员在4月、6月测定了某地晴朗天气条件下蜜柑叶片的净光合速率(A图)和胞间C02浓度(B图)的变化情况。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与蜜柑叶肉细胞净光合作用速率大小直接相关的细胞结构是
(2)影响蜜柑叶片胞间C02浓度大小的因素较为复杂,一方面与叶片气孔的 有关,另一方面也与 有关。
(3)在4月晴天的ll:00~13:00时,蜜柑叶片净光合速率下降,据图分析,此时蜜柑叶片净光合作用速率下降的直接原因是 ,进而导致光合作用的 (填反应阶段和生理过程的名称)受阻,从而影响光合作用速率。
(4)在6月晴天的ll:00~13:00时,蜜柑叶片的胞间C02浓度明显上升,但净光合速率却显著降低,最可能的原因是 。进一步研究发现,此时叶绿体中的ATP的相对含量显著降低,一方面可能是 影响有关酶的活性,另一方面可能是高温、强光导致叶肉细胞叶绿体中的 (填结构名称)受损,进而影响了净光合作用速率。此时,采用向叶片喷雾的方法,则可有效提高蜜柑的净光合作用速率。

鲫鱼是我国南方地区常见的一种杂食性淡水鱼。若鲫鱼生活的水体被金属离子严重污染,会严重危害其生长和繁殖。科研人员从鲫鱼内脏中分离纯化得到一种叫酸性磷酸酶(简称ACP)的化学物质,它是生物体内调控磷代谢的重要酶类。为了研究不同金属离子对该酶活性的影响,科研人员开展了下列探究实验,所有处理均设置3次重复,实验持续6个月,期间测定酸性磷酸酶(ACP)的活力。请同答下列问题:
(1)选取健康且大小、生长发育状况等一致的鲫鱼,从其内脏中分离、纯化得到ACP,并将其置于 溶液中保存备用。
(2)取相同试管若干,并 ,向每一支试管中均加入等量的pH为4.8的缓冲液,其目的是
(3)分别向不同试管中加入不同浓度的Pb2+、cd2+、Mg2+、Ca2+以及等量的ACP,另取一支试管应该加入 作为对照。
(4)在最适温度下保温一段时间后测定该酶的活力。得到如下图1,图2曲线:

①图1、2曲线中可以得出的结论分别是
②从酶的本质属性分析,(Pb2+)、铬(Cd2+)处理后酶的活性降低是重金属盐影响了酶的 所致。

20世纪60年代,澳大利亚两位科学家用14C标记的14CO2供玉米光合作用,发现了另一条有机物合成途径(如图1)。研究发现,玉米的叶肉细胞和维管束鞘细胞中都有叶绿体,但只有后者的叶绿体中有淀粉生成。图2表示玉米、水稻在适宜温度和光照条件下,光合速率与外界CO2浓度的关系曲线。请根据图文信息分析回答:

(1)科学家研究该途径运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玉米进行光反应、固定CO2的部位分别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1中,CO2固定的最初产物为________________;叶肉细胞和相邻维管束鞘细胞之间通过________(填结构)进行物质交换。
(3)热带植物光合作用大多具图1途径,它们的叶肉细胞中催化过程①的酶活性很高,能保证维管束鞘细胞中的高CO2浓度,以适应高温、高光强的热带环境。据此分析图2中最有可能代表玉米的对应曲线是_____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