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甲所示的电池盒,盒外有三个接线柱A、B、C;盒内有三个5号电池插槽,六个接线柱a、b、c、d、e、f;部分连接好的导线已画出,如图21乙中虚线所示.选接盒外不同接线柱,可从该电池盒获得1.5V、3V、4.5V三种输出电压.请你在图乙的虚线框内,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三节干电池(用元件符号表示)连接起来,K]组成一个符合实际的电源,并满足上述要求。
小明利用三块材质相同、长度不同的木板,组装成三个高度相同的斜面来探究“斜面的特点”。实验中,他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同一木块沿斜面向上运动,如图所示。下表是他记录的有关实验数据。
实验 次数 |
倾斜 程度 |
物块重量 G/N |
斜面高度 h/m |
有用功 W有用/J |
沿斜面拉力 F/N |
斜面长 s/m |
总功 W有用/J |
机械效率 η |
1 |
较缓 |
1.5 |
0.3 |
0.45 |
0.8 |
1.0 |
0.8 |
56% |
2 |
较陡 |
1.5 |
0.3 |
0.45 |
0.9 |
0.8 |
0.72 |
63% |
3 |
最陡 |
1.5 |
0.3 |
0.45 |
1.0 |
0.6 |
(1)实验过程中,应拉动木块做(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2)右上表可知,当其他条件一定时,斜面越长,越(选填“省力”或“费力”)
(3)在地3次实验中,拉力所做的总功是J,斜面的机械效率是。
(4)实验中,有用功与总功不相等的原因是。
(5)请举一个生产、生活中利用斜面的实例:。
如图所示,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中,物体重为5.4N。
(1)实验时要竖直向上且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若物体上升高度为10cm,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中所示,是_____N,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_。
(2)若仅增加物体的重,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不计摩擦)
小风做“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这个实验,他在实验中选择了一根50cm长的杠杆,杠杆上每一小格的长度为5cm。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平衡,此时杠杆重力的力臂为。试验台上总共只有6个相同的钩码,小风在杠杆左边第二格上挂了3个钩码(如图所示),若想使杠杆平衡,可能的方法是在。(填一种方法即可)
小红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步骤:①让质量相同的两个小球沿同一光滑斜面分别从高度不同的A处和B处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纸盒相碰,纸盒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甲所示。
②让不同质量的两个小球沿同一光滑斜面分别从相同高度的B处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纸盒相碰,纸盒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乙所示。
(1)物理研究方法有许多,如等效替代法、类比法、对比法、控制变量法;本实验中运用了两种研究方法,一是_ 法;二是转换法,就是用来表示小球动能的大小。
(2)选用图甲探究的是动能与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
选用图乙探究的是动能与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
小明针对同学中存在的有关斜面问题的一些疑惑,进行了探究。如图所示,将长度为lm的长木板的一端垫高,构成长度一定高度可调的斜面。用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使重为10N的滑块沿斜面向上匀速运动。完成斜面机械效率测量。
(1)下表中呈现的是部分实验数据,请把表格补充完整。
(2)疑惑一:“斜面的机械效率越高,越省力吗? ”
请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写出正确的结论:斜面的机械效率越高,▲。
(3)疑惑二:“斜面倾斜程度越大,机械效率越高吗? ”
请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写出正确的结论:斜面倾斜程度越大,机械效率▲ 。
(4)疑惑三:“滑块受到的摩擦力是一个‘不可直接测量’的量,能通过‘可测量’量求出摩擦力吗?”
请根据已有的知识推导:重为G的滑块,在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沿斜面匀速向上移动时,滑块受到的摩擦力f的数学表达式:f=▲。
(斜面的长L和斜面的高h均为“可测量”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