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实验室用装置①制取氨气![]() |
B.装置②中X若为四氯化碳,可用于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
C.装置③可用于制备氢氧化亚铁并观察其颜色 |
D.装置④是原电池,锌电极![]() |
【改编】下列说法或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视黄醛(![]() |
B.葡萄糖、氨基酸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酯化反应 |
C.某单官能团有机化合物,只含碳、氢、氧三种元素,相对分子质量为58,完全燃烧时产生等物质的量的CO2和H2O。则它可能的链状结构共有4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
D.醋酸和硬脂酸互为同系物,则C2H6和C9H20也一定互为同系物 |
X、Y、Z、W四种短周期元素,X、Y、Z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同周期元素,且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其中W的阴离子核外电子数与Z原子的最内层电子数相同。X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工业上采用液态空气分馏方法来生产Y的单质,而Y、Z均能形成双原子分子。根据以上叙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以上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为X<Y<Z<W |
B.X2W2、W2Y、WZ均为直线型的共价化合物 |
C.W与Y形成的化合物W2Y2在化学反应中既可作氧化剂也可作还原剂 |
D.由W与X组成的化合物的沸点总低于由W与Y组成的化合物的沸点 |
【改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试管、烧杯、表面皿、蒸发皿、圆底烧瓶都能用酒精灯加热 |
B.用量筒量取一定量液体时,先从试剂瓶中直接倒入大部分试剂于量筒中,至接近刻度时改用上图所示操作,逐滴加入至刻度 |
C.检验Fe(NO3)2晶体是否已氧化变质的方法是:将Fe(NO3)2样品溶于稀H2SO4后,滴加KSCN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 |
D.在淀粉溶液中加入适量稀硫酸微热一段时间,然后加入过量NaOH中和后,滴加几滴碘水,无明显现象,说明淀粉已经完全水解 |
【改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质能来源于植物及其加工产品所贮存的能量,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化学能转化为生物质能 |
B.人们利用元素周期律在过渡元素中寻找各种性能优良的催化剂,以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从而起到很好的节能效果 |
C.合成氨反应在低温下能够自发进行,是因为反应物键能之和大于生成物键能之和 |
D.气化、液化和干馏是煤综合利用的主要方法,这三者中只有干馏是化学变化 |
【改编】某强酸性溶液X中仅含有NH4+、Al3+、Ba2+、Fe2+、Fe3+、CO32-、SO32-、SO42-、Cl-、NO3-中的一种或几种,取该溶液进行连续实验,实验过程如下:
下列有关推断合理的是
A.根据上述连续实验不能确定溶液X中是否含有Fe3+ |
B.沉淀H为Al(OH)3、BaCO3的混合物 |
C.溶液中一定含有H+、Al3+、NH4+、Fe2+、SO42-、Cl- |
D.若溶液X为100 mL,产生的气体A为112 mL(标况),则X中c(Fe2+)="0.05" mol·L-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