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酶提供了反应过程所必需的活化能![]() |
| B.酶活性的变化与酶所处环境的改变无关 |
| C.酶结构的改变可导致其活性部分或全部丧失 |
| D.酶分子在催化反应完成后立即被降解成氨基酸 |
下列有关突触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突触前膜是轴突末端突触小体的膜![]() |
B.突触后膜是与突触前膜相对应的胞体膜或树突膜![]() |
C.突触小泡移动到突触前膜的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 |
| D.同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端既能释放兴奋性递质,也能释放抑制性递质 |
以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做材料,图中箭头表示电流方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a点左侧刺激,依次看到现象的顺序是4、2、3、4![]() |
B.在b点右侧刺激,依次看到现象的顺序是4、3、2、4![]() |
C.在a、b两点中央刺激会出现1或4现象![]() |
| D.在a、b两点中央偏左刺激,依次看到现象的顺序是4、3、2、4 |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的自身抗体破坏了神经一肌内突触后膜的受体蛋白。正确的治疗措施是()
| A.注射激素抑制抗体产生 |
| B.注射神经递质提高传递效率 |
| C.注射受体蛋白增加受体数量 |
| D.注射淋巴因子增强免疫能力 |
如图是一个反射弧的部分结构图,甲、乙表示连接在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表。当在A、B点分别给以能引起兴奋的刺激,甲、乙电流表的指针发生的变化情况是否相同?()

A.相同,两次刺激后甲、乙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B.不同,刺激A点时甲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乙不偏转,刺激B点时甲乙均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C.相同,刺激A点甲不偏转,乙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刺激B点时乙不偏转,甲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D.不同,刺激A点时甲发生一次偏转,乙不偏转,刺激B点时甲乙均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现有与某种植物种子萌发有关的4组实验处理如下表:
| 实验组 |
Ⅰ |
Ⅱ |
Ⅲ |
Ⅳ |
| 处理 |
种皮完整,25℃蒸馏水浸泡24h |
机械破损种皮,25℃蒸馏水浸泡24h |
种皮完整,0.05%赤霉素水溶液25℃浸泡24h |
机械破损种皮,0.05%赤霉素水溶液25℃浸泡24h |
下列组合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 A.仅做Ⅰ组与Ⅱ组实验,可探究机械破损对该种子萌发的影响 |
| B.仅做Ⅰ组与Ⅲ组实验,可探究种皮完整条件下赤霉素对该种子萌发的影响 |
| C.仅做Ⅱ组与Ⅲ组实验,可探究赤霉素或机械破损对该种子萌发的影响 |
| D.仅做Ⅱ组与Ⅳ组实验,可探究机械破损条件下赤霉素对该种子萌发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