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图所示是北半球的一段纬线,M、N分别是某日的昏线、晨线与该纬线的交点。该日两点的经度差为120°,一年中M、N两点有重合于O点的现象。读图完成问题。一年中,O点的太阳高度最大值可能为()
A.23° | B.46°52ˊ | C.48° | D.57° |
该日M地的昼长为()
A.6小时 | B.9小时 | C.16小时 | D.18小时 |
该日后,若N点位置向西靠近O点,则太阳直射点()
A.位于北半球,且正向北移动 |
B.位于北半球,且正向南移动 |
C.位于南半球,且正向北移动 |
D.位于南半球,且正向南移动 |
读图,回答问题。当甲地正午太阳高度为b时,乙地太阳高度如右图所示,则乙地的坐标为()
A.70°N,90°W | B.70°N,90°E | C.83°26´N,90°E | D.70°S,90°E |
当甲地正午太阳高度为a时,下列各地现象不正确的是()
A.东非高原的动物季节性地迁往赤道以南 |
B.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森林火险等级较低 |
C.天山雪线处于一年中的较高位置 |
D.长江口的水温达一年中较低值 |
关于地球内部圈层特点的正确叙述是()
A.地壳厚度是均匀的,它由各种岩石组成 |
B.软流层位于上下地幔中间,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
C.地球内核、外核的物质成分及状态是一样的 |
D.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可以证明地球内部各圈层物质组成差异很大 |
该图中,三条等值线的数值关系为a<b<c。回答问题。若三条线为北半球等压线,则甲处吹()
A.偏东风 | B.偏西风 | C.南风 | D.东北风 |
若三条线为等高线,MM沿线处不可能是()
A.分水线 | B.集水线 | C.山谷 | D.小河 |
读图“我国西南部分地区7月等温线分布图”,回答问题。与①、②两地之间的直线距离最接近的是()
A.200km | B.400km | C.800km | D.600km |
造成①、②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地势高低 | B.海陆分布 | C.纬度差异 | D.大气环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