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研究温度和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分别在15℃和25℃的环境中,测定了不同光照强度(千勒克司)下,某种植物光合作用中氧气的释放速率(mL/h)(忽略光照对植物呼吸作用的影响,CO2浓度适宜),有关数据见下表。请分析回答问题:

(1)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中,氧气是在光合作用的             阶段产生的,该阶段进行的场所是叶绿体的                    上。
(2)25℃的环境中,该植物呼吸作用消耗氧的速率是               mL/h。
(3)15℃的环境中,光照强度为2.5千勒克司时,该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速率是
         mL/h。
(4)15℃的环境中,光照强度为1.5千勒克司时,限制该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当光照强度为4对千勒克司时,限制该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图1是高等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2是某种生物雄性个体中的细胞分裂示意图,图3是某家族遗传系谱。请据图回答问题:([ ]中填序号或字母,填文字)

(1)图1细胞中,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是[ ]。若图1示人体骨髓干细胞,则该细胞可能会发生图2中[ ]细胞所示的分裂现象,骨髓干细胞分裂、分化成单核细胞、粒细胞、红细胞、淋巴细胞等细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2)据图2中A细胞推测,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最多可为_______条。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于图2中的[ ]细胞所处的时期。
(3)图3的家族遗传系谱图中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和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现已查明II—3不携带致病基因。据图回答:甲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染色体上,乙病是_______性遗传病。写出下列个体的基因型:III—9______,III—12__________。若III—9和III—12婚配,子女中只患甲或乙一种遗传病的概率为_______;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为_________。若乙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为6%,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约为___________。

下图中甲为测定光合作用速率的装置,在密封的试管内放一新鲜叶片和二氧化碳缓冲液,试管内气体体积的变化可根据毛细刻度管内红色液滴的移动距离测得。在不同强度的光照条件下,测得的气体体积如图乙所示。图丙为叶肉细胞中有关细胞器的结构模式图。植物叶片的呼吸速率不变。

(1)标记实验开始时毛细刻度管中液滴所在位置。实验时,当光照强度由0渐变为2.5千勒克斯时(不同光照强度照射的时间均等),液滴所在位置应在实验初始标记的_____位置处。
(2)对叶片来说,光照强度为10千勒克斯时对应图丙中存在的箭头有(填字母)______。
(3)在图乙中,光照强度为15千勒克斯时,植物1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量为______
毫升(假设随光照的增强,植物体的温度不变)。
(4)为了防止无关因子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本实验还应设置对照实验,对照实验装置与实验组装置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
(5)如果将试管中的CO2缓冲液改为水,则实验测得的数据指标是______________值。
(6)上面丙图表示某C3植物的部分细胞结构和相关代谢情况,a~f代表O2或CO2,丁图表示温度对该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以测定的CO2吸收量与CO2释放量为指标),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丙图中可表示O2的字母是,图中c(可以、不可以)
表示葡萄糖的去向,原因是
②在夏季晴天的正午,丙图a~f过程中可以发生的是
③丁图中在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量是呼吸消耗有机物量的倍。

下图是某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

(1)食用菌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__(成分)。
(2)图示的生态系统能充分利用废弃物中的能量,形成“无废弃物农业”,这主要是遵循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__________原理。
(3)在充分利用能量,减少环境污染的同时,通过饲养家禽、家畜,栽培食用菌,提高农民经济收入,使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相互协调,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原理。
(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进行“调查沼气工程的实施情况”活动前,先制订调查方案,确定调查内容。如果你是他们中的一员,你认为调查的内容应包括_______________(至少说出两点)。

下图为牛胚胎性别鉴定和分割示意图,请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结构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写出甲、乙、丙过程的技术名称:
甲________;乙________;丙________;进行乙过程时,所取的样本是________。
(3)进行甲过程时,所使用的基本仪器是________,本过程的技术关键是________。
(4)尽管胚胎分割技术在多种动物中取得成功,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__________________等,同时很难取得同卵多胎,成功率较高的是________。

某小组确定研究课题:探究植物细胞外液浓度与质壁分离的关系。该小组选用水生植物黑藻作为实验材料,并作实验假设:如果将其叶片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其细胞失水量随着外界溶液浓度增加而增加。该小组学生设计实验步骤如下:配制10%、20%、30%蔗糖溶液,分别盛于培养皿中。从黑藻茎上取下叶片,用吸水纸吸干叶片上的水分,并制成装片,显微镜下观察,选取5个细胞测量其A、B(如图A为细胞的长度,B为原生质体长度)。在此基础上,请你参与设计、分析与讨论。
(1)请你设计一表格,用于记录数据,计算并记录B/A(%)值。
(2)该小组同学根据记录数据作曲线如图。请你就该结果作分析并得出结论。

数据分析:


实验结论:
(3)要说明上述质壁分离现象是由于相应浓度的外界溶液引起,而非细胞本身的原因,你怎么改进实验,并说明相应现象?实验改进及现象: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