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发生花粉过敏反应时,相应的抗体会较多地出现于A液中 |
B.B液能流回到1转变为A液,A液中的部分小分子物质可以进入C液 |
C.当人进食1小时后,A液中的胰高血糖素含量会迅速升高 |
D.若A液中的蛋白质减少时,C液中水分会减少 |
在两个相同密闭、透明玻璃室内各放置一盆相似的甲、乙两种植物幼苗,在充足的水分、光照和适宜的温度等条件下,用红外线测量仪定时测量玻璃内的CO2含量,结果如下表(假设实验期间光照、水分和温度等条件恒定不变)。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记录时间(min) |
0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40 |
45 |
甲植物(mg/L) |
150 |
110 |
80 |
60 |
50 |
45 |
45 |
45 |
45 |
45 |
乙植物(mg/L) |
150 |
115 |
85 |
60 |
40 |
25 |
15 |
15 |
15 |
15 |
A.在0~25min期间,甲和乙两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都逐渐减少
B.在30min后,甲和乙植物将不再固定CO2
C.在0~25min期间,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
D.上表数据说明,在低CO2浓度时乙植物比甲植物固定CO2的能力强
植物的光合作用受温度和光照强度影响,下图表明植物在三种不同光照下消耗CO2的情况。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在-5℃—2℃时,温度和光强都是限制光合作用的因素 |
B.在10℃—30℃时,温度是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 |
C.在光强相同的情况下,0℃时的光合强度一定小于15℃时的光合强度 |
D.在温度相同的情况下,4倍光强时的光合强度一定大于1倍光强时的光合强度 |
下列与水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细胞有氧呼吸过程的第二阶段,既有水的生成,又有水的分解 |
B.细胞中产生水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 |
C.种子收获后,晒干过程中散失的水分是结合水 |
D.如果白天用含18O的水浇花草,周围空气中的H2O、O2和CO2中都可能检测出18O |
下列对下图曲线a和b“可分别代表”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分裂间期DNA含量和ATP量 |
B.细胞分化程度与全能性表现能力的变化 |
C.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渗透吸水能力和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 |
D.萌发的植物种子在出土之前有机物种类和干重的变化 |
下列有关酶与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蓝藻和绿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形成ATP,但形成的场所不同 |
B.酶之所以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是因为它们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
C.若选择淀粉和淀粉酶探究酶的最适温度,检测时应选择斐林试剂 |
D.若人体静脉滴注ATP注射液来治疗心肌炎,则ATP要到达心肌细胞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