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递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
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 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
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 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
关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神经元轴突→突触→乙神经元树突(或细胞体) |
B.甲神经元树突→突触→乙神经元轴突(或细胞体) |
C.乙神经元轴突→突触→甲神经元轴突(或细胞体) |
D.乙神经元树突→突触→甲神经元树突(或细胞体) |
下列有关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由语言、文字等抽象信号刺激引起的条件反射 |
B.反射弧必须有大脑皮层参与 |
C.是仅由躯体感觉中枢完成的反射 |
D.必须建立在具体信号引起的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之上 |
用探针插入蛙的椎管时,如果出现排尿现象,这是因为
A.探针刺激了排尿中枢 |
B.探针刺激了传出神经 |
C.探针刺激了传人神经 |
D.探针刺激了副交感神经 |
成年人排尿时,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是
A.大脑皮层→脑干下行传导束→脊髓下行传导束→副交感神经→膀胱 |
B.大脑皮层→脑干下行传导束→脊髓下行传导束→交感神经→膀胱 |
C.大脑皮层→脑干下行传导束→脊髓下行传导束→排尿中枢→副交感神经→膀胱 |
D.膀胱壁内牵张感受器→内脏感觉神经→排尿中枢→副交感神经→膀胱 |
某人患急性肠胃炎引起腹泻,医生给予补充生理盐水,其首要目的是
A.提供能量 |
B.供给营养 |
C.维持内环境水分稳定 |
D.维持内环境无机盐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