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日,当位于北半球的甲、乙两地同时处于正午时,测得甲地太阳高度角为65°,乙地太阳高度角为40°。甲、乙两地在某地图上的最小距离是55.5厘米(不考虑地形因素)。据此回答1-2题。该地图的比例尺为
| A.1: 25000000 | B.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00千米 |
| C.1:5000000 | D.五百五十万分之一 |
下图 “4幅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示意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表示乙地的是

在我国的自然灾害中,最为常见且危害范围较广的是
| A.干旱与地震 | B.台风与滑坡 |
| C.洪涝与干旱 | D.泥石流与寒潮 |
温度距平是指该年平均气温与多年平均气温的差距。读图回答题。
下列各时段中,全球气温均高于平均值的是
| A.1880~1900年 | B.1900~1940年 | C.1940~1980年 | D.1980~2000年 |
下列有关图示气温变化的主要人为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植被破坏,导致沙尘天气增多,大气逆辐射增强 |
| B.冰箱、空调使用时释放的氟氯烃化合物造成“臭氧空洞”,使紫外线增加 |
| C.毁林,以及矿物能源的大量燃烧,使大气中CO2量增多 |
| D.近现代地壳运动频繁,火山喷发导致大气中的热量剧增 |
图为“黄土高原环境的变迁图”, 读图回答题。
根据图中的关系,A、B、C分别代表
A.破坏森林、毁林开荒、过度放牧 B.破坏森林、提高产量、调运畜产品
C.使用煤炭、广种薄收、过度放牧 D.破坏森林、粮食减产、牧业下降在资源开发利用时,要有计划,适度开发,循环利用。这是考虑到自然资源
| A.有限性 | B.整体性 | C.地域性 | D.无限性 |
图为某岛屿简图,读图回答题。
该岛地势
| A.中部低,四周高 | B.中部高,四周低 |
| C.西北高,东南低 | D.西南高,东北低 |
该岛的城市和公路分布具有
| A.沿河谷分布的特点 | B.网格状分布的特点 |
| C.环岛屿分布的特点 | D.与纬线平行的特点 |
关于陆地环境整体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陆地环境各要素是独立存在和发展的 |
| B.陆地环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其不同部分是没有显著差异的 |
| C.各要素对环境的影响作用是相同的 |
| D.某个陆地环境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