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其可能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
选项 |
异常情况 |
可能原因分析 |
A |
蒸发结晶:蒸发皿破裂 |
将溶液蒸干或酒精灯灯芯碰到热的蒸发皿底部 |
B |
分液:分液漏斗中的液体难以滴下 |
没有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或玻璃塞上凹槽与漏斗口侧面的小孔没有对齐 |
C |
蒸馏:冷凝管破裂 |
冷凝管没有通水或先加热后通水 |
D |
萃取:液体静置不分层 |
加入萃取剂的量较多 |
短周期元素R、T、Q、W、K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图所示,其中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等。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R |
||||
T |
Q |
W |
K |
A.原子半径及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Q<W<K
B.含元素T的盐溶液一定显酸性
C.最简单气态氢化物沸点和还原性:Q>R
D.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和水溶液酸性:K>W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生活中常使用食盐、料酒、食醋均可作为食物的调味剂 |
B.沼气和液化石油气都是可再生能源 |
C.在涂料中尽量用液态有机物代替水作溶剂以减少环境污染 |
D.pm 2.5含有的铅、铬、砷等对人体有害的元素均是重金属元素 |
下表所示为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元素代号 |
A |
B |
C |
D |
E |
F |
G |
原子半径/nm |
0.152 |
0.160 |
0.089 |
0.143 |
0.102 |
0.099 |
0.071 |
主要化合价 |
+1 |
+2 |
+2 |
+3 |
+6、-2 |
-1 |
-1 |
A.单质A在O2中加热,生成A2O2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G>HF>H2E
C.B2+、D3+、E2-、G-四种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D.单质的活泼性顺序为:A>C>B>D
下列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及结论均正确且存在因果关系的是
实验 |
实验现象 |
结论 |
A |
锥形瓶中有气体产生,烧杯中液体变混浊 |
非金属性:Cl>S>Si |
B |
左烧杯铝表面冒气泡,右烧杯铜表面冒气泡 |
活动性:Al>Fe>Cu |
C |
左烧杯气体颜色加深,右烧杯气体颜色变浅 |
NO2转化为N2O4吸热 |
D |
白色固体先变为黄色,后变为黑色 |
溶解度:AgCl>AgI>Ag2S |
关于溶液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H+):c(OH-)=1:10-2的溶液中K+、Ba2+、ClO-、CO32-一定能大量存在 |
B.水电离出来的c(H+)=10-13mol/L的溶液中K+、Cl-、NO3-、I-一定能大量存在 |
C.往0.1mol/LCH3COOH溶液中通人少量HCl,醋酸的电离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且溶液中![]() |
D.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①H2CO3②Na2CO3③NaHCO3④(NH4)2CO3中c(CO32-)的大小关系为:②>④>③>① |